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报道正文

排污权交易改革:将改写PM2.5轨迹

2014-05-26 23:16来源:南方作者:叶石界关键词:排污权脱硫大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排污权正在进入“收费时代”, 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备受关注的PM2.5指数,或因一场排污权交易改革而发生变化。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率先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去年12月18日,广东四家电厂向地方政府购买了13023.4吨的二氧化硫排放权。这意味着广东排污权交易的探索正式拉开了帷幕。

日前,省环保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改革配套了具体的执行方案。《办法》首次对排污权交易试点的范围、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原则、有偿使用及交易的前提等作出规定。

“排污权的交易,为广东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个让企业主动减排的好办法。跟过去行政手段下的企业被动减排相比,效果将更明显。”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对记者分析道。

排污权正在进入“收费时代”

今年3月24日,国家财政部确定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可谓大势所趋。

广东大唐国际雷州电厂,就是最早购买排污权的四个尝鲜者之一。该项目负责人与湛江市政府签订协议,以818万元的价格购买了5112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资料显示,选址在湛江乌石镇的大唐雷州电厂,是替代省内小火电厂而上马的“上大压小”项目。该项目首期建设200万千瓦机组,计划2015年建成投产。“购买的这5112吨排放指标,主要用于今年和明年的排放。到时指标如果还有结余,我们可以转入未来的年份,或者出售。”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项目负责人表示。

按照《办法》的要求,广东境内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00吨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现有排污单位,都要纳入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化学需氧量排污权的对象则由试点地区自行确定。

不过,广东目前采取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2012年以来的新项目都要有偿使用排放指标,而已建成项目则暂时无偿使用。

“对于现有项目的排放指标,接下来也会逐步变成有偿使用。”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阳莹向记者介绍道。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环交所专门负责建立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起草排污权交易规则、交易流程等规范性文件。

不过,记者近日在环交所交易平台上看到,目前还没有排污权交易的挂牌公告。阳莹解释,此前四家电厂的购买行为只是企业跟政府之间的交易,企业之间的交易还没有出现。“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等企业有结余的指标后才会形成交易。”在阳莹看来,而未来企业之间的交易将会成为常态。

记者获悉,对于企业关心的有偿使用费问题,目前省环保部门、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等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当中。

其实,从2009年开始,省发改委等部门就开始研究价格的形成机制。“价格首先要跟减排成本挂钩,比如二氧化硫的减排,就要考虑上马脱硫设备的成本,还有当地经济的发展程度,由此计算每年每吨的价格是多少。”阳莹告诉记者,现在为什么价格还没出来,是考虑到广东各地市的差别比较大,减排成本不一样,因此需要通过更充分的研究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

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排污权正在进入“收费时代”,这必然会增加污染排放企业的负担。

“是通过加大投入来实现减排,还是从市场购买排放权,或是直接退出这一行业?企业就要对比这几个选择的成本并做出决定。”赵细康对记者说。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阳莹解释,在以前单一的行政监管手段下,企业推行减排措施意味着只有付出,却没有回报。如今推行排污权交易后,指标就变成了一种可以盈利的资源。资源化后,企业能通过自身的减排获得盈利。“关键是要让企业尝到甜头,才有持续减排的动力。” 阳莹说。

在赵细康看来,对于有实力、技术先进的企业而言,这一政策将更为有利。

原标题:排污权交易改革,将改写PM2.5轨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