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月23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研发的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手段的电能量数据传输装置,在青海西宁和黄化无公网的偏远山区正式投入应用,所辖范围覆盖4000余用电客户,结束了青海无公网偏远山区长期以来依赖人工抄表的历史。
据国网青海电力营销部业务人员介绍,拿西宁地区喇加新村来说,以前只能骑摩托车进山抄表,单趟就得30多千米,费时费力不说,安全也是个问题,赶上冬天大雪封路,只能骑马进山抄表。现在有了这个“好东西”,各家的电量就能通过北斗卫星上传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表结算实现了自动化流转。
青海地处高原,有着高海拔、气候恶劣、村民居住分散、供电范围地形复杂等特点,在部分台区,尚未实现移动等三大公网的信号覆盖,这成为国网青海电力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建设目标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年初,国网青海电力开始着手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服务进行用电信息数据传输的技术。同年6月,青海电力信通公司项目组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研发了数据转发装置及相关通信软件,与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完全兼容,并在青海省门源县珠固首兰口村等7个无公网信号的偏远台区试点成功。同年11月23日,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电能量数据传输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青海省科技厅的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此类应用开创了北斗卫星民用新领域。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了两项发明专利,并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网青海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国网青海电力低压远程费控客户突破40万户,而无公网信号的偏远地区客户约有5万。为进一步推进费控工作,今年,青海电力信通公司在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第一代电能量数据传输装置的基础上,完善了费控、运行监测、采集项配置等功能,优化了装置结构,使基于北斗卫星的抄表装置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全、稳定性更好、安装更便捷。
3月底,该装置在青海省计量中心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完成抄表及费控功能验证,5月初在西宁、黄化两地区进行了无公网信号台区的实地试点,经过连续一周的监测表明:北斗卫星台区日均抄读成功率达98.81%,正确执行全部停复电指令,能够满足用电信息采集及费控业务需求。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电能量数据传输装置的成功研发,为青海无公网信号台区开辟了一种全新、可靠的模式,开创了北斗卫星技术在电力通信领域应用的先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该技术将在青海省无公网信号地区全面推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为推动全省重点电网工程加快建设,青海省能源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多部门协同研究解决卡阳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卡阳750千伏、文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青海谋划的骨干网架补强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
为推动全省重点电网工程加快建设,省能源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多部门协同研究解决卡阳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卡阳750千伏、文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我省谋划的骨干网架补强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支撑西宁市新增负荷增长意义重大。东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二次(282502)物资公开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282502)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成套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近端离网和并网两项人工短路试验。这次试验由西北网调指导,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等多个单位见证,是世界首个针对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开展的人工短路测试。两项试验中全部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
17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再次向定点帮扶的玛多县捐赠150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实施医疗巡诊、阳光助学等6个项目,助力玛多县乡村全面振兴。玛多县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网自2011年起定点帮扶玛多县,截至2024年底,累计捐赠资金及实物资
4月10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离网光伏乡大电网延伸工程、线路综合整治工程等四大类重点工程,全面提升青海电网支撑能力,服务青海产业发展。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
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青海省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四大类重点工程。首先在偏远地区电网建设上,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加快推进玉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玉树、果洛地区供电半径长、负荷波动大等难题,大幅增强偏远地区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同时,计
智能充电桩连接着铺有光伏板的停车棚,每个充电桩由智能系统控制优先使用光伏电……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工作的李政辉惊喜地发现,单位附近最近安装了6台配备光伏停车棚的充电桩。“这种充电桩实现电力自发自用,扫码就能启动,充电更高效。”李政辉说,以前在西宁开新能源车最头疼的就是充电问题,许
青海地广、水丰、光富、风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迅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集中并网,其波动性给电网调度和电力电量平衡带来挑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探索与实践,不断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增强电力保供能力,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
4月1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对外发布《2025年护线爱鸟项目行动计划》,在深化“生命鸟巢”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候鸟生命线”与“绿电方舟”两大生态工程,全面推动高原电网与珍稀鸟类和谐共存。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社会责任示范项目,“生命鸟巢”自2016年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累计安装人工鸟巢
近日,国网甘肃数字化事业部在石板山实训基地现场开展电力北斗星网融合设备测试验证工作。电力北斗星网融合设备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制的新型网络产品,具备电力北斗、卫星通信双网服务能力,主要用于解决无人区密集通道的数字化运检问题。为全面提升自研设备在极端环境、无源供电场景下的实用化
在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涵盖通用视觉大模型、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北斗卫星通信融入大众智能手机等。以下为重大科技成果及发布单
3月10日,辽宁阜新供电公司输电工区运维一班成员高占国和刘传带着北斗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巡检500千伏科沙1号线215~227号塔。“即使在没有通信信号的区域,终端也能实现应急通信和定位。”高占国介绍,通过终端,后方值守人员可实时掌握巡线员位置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保障巡检人员在
农村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电力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农村地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建设,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乡村电气化建
国网福建电力完成首次卫星通信联合无人机信号中继应急演练
1882年7月26日,中国第一家发电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15盏电灯在上海点亮。这一天,中国电力工业正式起步。在电力工业发展初期,电力线路仅仅作为发电厂和用电负荷之间的连接线,并未形成电力网络。这个时期的电力调度往往设置在发电厂内。随着用电负荷的飞速增长,电源的种类不断增加,电网逐渐形成并扩大,通过调度对发电量进行分配和调剂,减少浪费,满足用电量的峰谷变化,提高用电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供电电压、频率稳定,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1月15日晚,新疆750千伏芨塘Ⅰ线安装的新型覆冰监测装置发出线路覆冰提醒。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收到提醒后,第一时间确认并通知运维单位。经前往现场的运维人员确认,线路覆冰在5毫米左右。这是新疆电网首次应用北斗技术开展线路覆冰监测。覆冰是造成新疆电网750千伏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
以“大云物移智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电网技术加速融合,迫切需要电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把握“数字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应用攻关,加快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公司一线科研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
以“大云物移智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电网技术加速融合,迫切需要电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把握“数字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应用攻关,加快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公司一线科研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
规划引领、管理先行、重点突破、持续提升,三年三步走。这是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建设智能优质的配网网络的工作方针。该公司持续打造冀北电力公司北斗卫星系统深化智能配网示范区,大幅提升配网自动化覆盖率。近日,记者从秦皇岛供电获悉,该公司智能配网示范区建设两年来已初显成效,秦皇岛城市配网N-1
7月10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通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光伏远程监控终端,远程巡视离网光伏变电站,实时监测玉树上拉秀乡各离网光伏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压电流、环境参数及状态曲线。这项基于北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离网光伏电站的远程监控和诊断,有利于缩减离网光伏人工盲巡和故障诊断处理的时间。近
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在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8月初临近海南岛时,该所一艘半潜式太阳能气象探测无人艇穿越了台风中心,并提供大量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该无人艇名为“海洋气象观测者-3(MWO-3)”,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的台风观测项目组成部分。无人艇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
1月2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气象局获悉,一批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在乐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投入试运行。这些便携式自动站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来提供能源,并且能够采用北斗卫星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果这些设备通过检验,就有望在全国推广使用,大大提升气象部门的应急气象保障能力。据介绍,昨日,一批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已经在乐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同时投入试运行,进行性能对比观测试验。专家介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试验项目,是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组织的试验考核项目,共有8个生产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厂家携带设备参加。这批参与试运行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共同的特点是,采用光伏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