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尽管与诺奖失之交臂,他却实践了自己信奉一生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
2014年6月7日,是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的百岁诞辰。他在天津河北区胜利路403号的旧居至今仍被保留。临街的三楼上有卢鹤绂的书房。
祖籍山东省莱州市的卢鹤绂出生在辽宁沈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四年后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
当时原子物理学是整个美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质谱学正处于创始时期,质谱仪必须由实验者自己设计装置。1937年,初到美国不久的卢鹤绂就制成了一台180度聚焦型质谱仪,用来研究热盐离子源的发射性能。在用质谱仪测量锂7及锂6离子释放量的比值时,发现此值在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从而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他的硕士论文《热盐离子的质谱仪研究》以及实验本身,被国际物理界公认是一种创举。1953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一书中,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
卢鹤绂还使用时间积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得锂7及锂6的天然丰度比为12:29,有美国媒体因此在头版报道了《中国人在称原子重量》。卢鹤绂创造性的实验和研究解决了前人从未准确测定的问题,他测定的数值被选定为同位素表上的准确值,被国际同位素表沿用了50多年,一直到1990年美国核数表引用的还是这一测定值。1958年,英国剑桥大学沃尔士著的《质谱学》介绍了他的时间积分法,认为这项成果来之不易。
卢鹤绂1939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当时正值铀235核裂变的发现震惊全世界物理界之际。如何用特大的质谱仪长时间积累出足够数量的铀235,是当时面临的难题。卢鹤绂马上开始了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扇状磁场对入射带电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适原理,并据此设计制造了一台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1941年他以题为《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一研究成果,因涉及当时保密领域而被扣发。博士毕业论文的全部提要直到1950年,才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刊物《核科学文摘》上发表。
拿到博士学位后,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抗战中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如何制造原子弹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卢鹤绂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就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了《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简要阐明了估算铀235临界质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发表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这一文献已被世界上广泛引用。
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卢鹤绂一边致力于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容变黏滞性理论,进而首次推出容变弛豫方程,并以此对经典流体动力学方程(纳威尔—斯托克斯方程)进行扩充,以容纳容变黏滞性。一系列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弛豫压缩基本方程被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同时,卢鹤绂还延续了之前对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
1952年夏,卢鹤绂被调到复旦大学讲授“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学”两门课程,他自编教材,结果听课学生猛增,每班学生近百人。1957年他被任命为原子核物理教研室主任,参与了原子能系的筹建,并积极参加了创建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工作,担任该所副所长兼一室主任。
在数十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卢鹤绂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我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与诺奖失之交臂,他却实践了自己信奉一生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联合国网站报道:对于许多非洲国家来说,能源获取的挑战仍然是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非洲国家在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核能追求可持续和可靠的能源。具体来说,重点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微型反应堆(MR),它们越来越被视为满足非洲大陆能源需求的可行且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EO),正式叫停对风能和太阳能等被视为“不可靠”绿色能源的联邦补贴。这一举措是其被称为“大漂亮法案”(OneBigBeautifulBillAct,OBBBA)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0BBBA已于2025年7月4日正式生效为法律。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收紧,或追溯取消资格在原有OBBBA条款中,符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7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承制的世界首座600兆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台套主氦风机设备关键试验顺利通过见证验收。在本次见证验收的首台套主氦风机性能试验、风机挡板试验中,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技术要求,多变效率高达90%以上,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驻浙企业调研。刘明胜听取了浙江公司、国核浙能工作汇报,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征求一线职工对集团系统党员、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建议,对企业近年来在经营、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刘明胜强调要立足浙江资源禀赋,结合省域
一系列技术突破表明,人类对于核聚变的探索已从理论推演走到了工程试验阶段,核聚变永远50年的“魔咒”可能正在慢慢被解除。(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里,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星际流浪之旅;在《三体》中他描述了“无工质飞船”——核聚变飞船带领人类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2030年代初的某一天,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附近的一座新建发电厂,工程师将按下启动按钮,引发与太阳核心相同的反应。(来源:能源新媒作者:能源杂志)在一个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机器中,氢同位素将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碰撞并聚变成氦。这一过程将产生400兆瓦(MW)的清洁稳定电力,足以满足一座小
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2024年,江苏核电为石化基地供能累计131.58万吨,其中仅12月结算吨位就有21.94万吨。2024年6月19日,一个标志性时刻在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基地诞生:工业蒸汽源源不断地输向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的能源心脏——虹洋热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2月4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宣布与布里斯托大学成功制造了世界上首个碳-14钻石电池。据称,该款电池寿命可长达数千年,可提供非常持久的能源动力。据UKAEA氚燃料循环负责人SarahClark介绍称,这种钻石电池是一种新兴技术,使用人造金刚石包裹少量的碳-14制成,它能够以一种
据Euractiv网站报道,全球范围内,对核聚变这一承诺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视为能源生产的“圣杯”,有潜力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在欧洲,法国的ITER项目以及其他项目一直在获得大量的投资。然而,前欧洲中央银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Draghi)在其关于欧洲竞争力的最新报告中写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石油石化行业是重要的能源生产者,但是其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储运等环节均需要大量能源消耗,导致企业本身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以中国石化为例,2021年其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工业生产消费电量超过90亿千瓦时,其中原油举升、驱油注入和天然气生产三个环节的耗电量占勘探开发业务耗电总量的8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