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湘江土壤修复三大污染难题待解

2014-06-09 09:38来源:OFweek节能环保网关键词:土壤修复永清环保重金属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该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困局,更为重要的是土壤重金属修复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平, “我们的用量只有美国该同类产品的80%,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60%。”永清环保技术带头人冯延林介绍。

该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在永兴县重金属污染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一期项目中。据悉,永清药剂预计年产离子矿化稳定剂8万吨,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约140万-260万吨。

“这个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真正根据具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展开针对性修复,药剂的原料配合比并不固定,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冯延林说。

在四川绵阳一个镉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就全部采用了永清环保生产的离子矿化稳定剂。多家研究机构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稳定化技术修复后重金属浸出浓度大大降低,离子矿化稳定剂可用于治理铅、镉、砷、汞、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根据治理对象和治理目标,通过实验室先期实验,优化离子矿化稳定剂配方,重金属稳定化率可达到90%以上。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是摆在土壤修复面前的另一难题。

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刘帅指出,目前,株洲、衡阳、常德、郴州、永州等地正进行土壤修复试点,多是跟环保公司合作。然而,土壤修复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困难重重。有业内人士估计,所有土壤修复项目中,因为资金延期或停滞的几乎占90%。

一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国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土壤修复应由污染企业来做。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忙于关停并转、技术升级和员工安置,自顾不暇;开发商也不会花钱去买一块毒地;所以,土壤修复就落在了各级政府头上。

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人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污染治理项目都没有一个后期的持续盈利能力来收回成本。特别是湘江治污和土壤修复这样基础性的环保工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动力仍然不足。

“政府也在四处找钱。”该业内人士举例说,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动工,原计划今年5月完工,但因资金缺位,3亿多元的土壤修复项目长时间停工。另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位土壤修复龙头企业的高层表示, “我们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官员,但能落地的项目却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赚钱,而且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修复的资金,要么算不清账,要么没有资金。很多地方政府没有修复的动力,有的,也只有进行土地置换的冲动。”土壤修复市场俨然成为一场“谁出钱治理”的博弈游戏。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对记者表示:“比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件,就是和地方政府的出资博弈,到现在没有一个结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账算不清。”“虽然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在政策和商业模式上还没有解决。现在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是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但在这种模式里面,地方政府的手伸得太长。”文一波表示, “能开展这种模式的,都是房价高的城市。像二三线城市,房价每平方米只能卖三四千元,做不来,只有一线城市土地开发价值大,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以。”

所谓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的模式,就是一块被污染的土地,在土地修复完以后可以变性为开发用地,通过土地升值来抵扣修复的资金。假设修复花了两亿元,招拍挂之后相比此前售地多出三亿元,这样就可以拿出两亿用于修复的成本。就是说,这种模式的前提是要开发之后的增值要大于等于修复的成本。

目前,有省份通过发行地方债的融资模式来进行土壤修复。但文一波表示,这种模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谓债,就是要还的,而且现在很多用于土壤修复的地方债发行后都被用于了其他方面。

原标题:湘江土壤修复三大污染难题待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永清环保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