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广西第一座电厂50年旧貌换新颜(图)

2014-06-09 12:58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作者:王扬关键词:水力发电发电机组西津水力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艰苦奋斗只为点亮壮乡

西津水力发电厂是国家“二五”计划的重要工程项目,是广西工业迈出建设步伐的见证。1958年,自治区党委下发了建设西津水电站的通知,来自横县、宾阳、邕宁、贵港等地近2.5万名施工人员一呼百应,投入到了艰苦卓绝的建设当中。

建厂初期,工人彭荣富和父亲随着建设队伍来到了西津工地,父子俩参与了西津水力发电厂的建设全过程,彭荣富的父亲最后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彭荣富回忆当初建厂的情景时感慨万分:“西津水电站建设初期,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只有100多把风动工具,有少量土方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和十几辆陈旧的卡车。在简陋的施工条件下,我们采用了“土法上马,土洋结合,以土为主,先土后洋”的方法,不过大部分工序还是要依靠手工工具及肩挑人扛来完成。开工不久后,新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投资削减,物资匮乏,粮食副食品严重短缺,职工的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定量不足的糠米饭,每餐的菜几乎都是盐萝卜;住的是“干打垒”、竹笪,好一点的是油毡房和茅草棚房。为了早日建成电站,大家不计工作时间、不讲劳动报酬,涌现出了‘万人战机坑’、‘全区一盘棋’的场面。到1958年底,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10万立方米的低水围堰,1959年6月基本建成了8.8万立方米的木笼围堰和50万立方米的土石高围堰。”

工程进展迅速,发电机组的安装却颇多曲折。电厂原定设计是安装4台5.72万千瓦苏联进口新西伯利亚卡普兰型机型,然而1960年苏联单方撕毁了援建工程合同,专家全部撤离,制造厂家也不提供图纸,不派技术人员指导,正在安装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在水电站专家组的指导下,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人刻苦钻研技术,自制了大量“土设备”进行大件吊装,经过反复装配调试,最终完成了安装任务。西津水电厂的工程设计,获得了1978年的“广西科技大会奖”。

西津水力发电厂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在办公

50年旧貌换新颜

2014年6月6日,广西西津水力发电厂迎来50岁生日,彭荣富受邀回到这个他为之奉献过青春的地方。面对整洁的厂房、先进的设备、规范的标识、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彭荣富激动的说:“变化太大了,相比一下,我们那时的条件太简陋了,这才是真正的‘壮乡明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西津水力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