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中科院循环流化床实验室:由弱到强的秘诀

2014-06-09 13:55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杨琪 张晓羽 吴蔚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技术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诚相待迎接挑战

实验室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推动所研发的循环流化床技术实现工业化,承担的很多项目具有工程示范性质。

由于工程示范项目的特殊性,需要有技术人员长期驻守现场指导工作。高级工程师孟广军就是这样一名技术人员。

他主要负责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方面的中试和示范工程的设备系统集成以及现场调试运行。说起工程现场的经历,他侃侃而谈。以前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指导,但现在与企业合作,牵涉到的工作方方面面,比如采购、安装、调试等,需要与各方人员沟通协调。

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他需要对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以防各种突发情况。设备调试阶段可能会出现煤气泄漏等危险,每当此时他会亲自上阵、化险为夷。在一次设备喷火的情况下,凭借长期现场工作积累的经验,他沉着应对,提出应急处理方案,顺利排除了故障。

副研究员朱建国从事污泥焚烧工程项目5年,驻守现场长达4年之久。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水专项子课题的示范工程现场在杭州七格,朱建国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压力巨大,虽然之前曾在中小规模的试验台上做过相关试验,但对于日处理100吨污泥的大型平台并无把握。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达标,他对每个关键部件每个安装节点都精益求精。

在设备安装期间,他需要协调各协作单位人员,联系制造厂商和设计院,步步监督,一丝不苟,按时完成安装任务;设备调试期间,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他积极协调解决,并亲自培训调试人员。经过六轮完善优化,整个系统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调试成功。

“出差在外,与所内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与各行业的人打交道,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以诚待人。在外面,我们不仅代表实验室,还代表研究所和科学院,这是让外界了解中科院科研团队的一个窗口,责任重大。”这两位科研人员有着共同的感悟。

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团队,并将研究方向从循环流化床燃烧拓展到废弃物焚烧、热解气化、预热燃烧等多个方向,而且还在探索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原标题:中科院循环流化床实验室:由弱到强的秘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循环流化床锅炉查看更多>循环流化床技术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