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中国新能源企业非洲历险记

2014-06-11 10:22来源:新世纪能源网关键词:新能源风电项目龙源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深、浪急、有鱼”

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孙大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南非,“最初往往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随后就会水土不服。”

这正应了非洲中国商人圈里流传的六字箴言——“水深、浪急、有鱼”。

对民企而言,投资非洲最大的风险在于当地的BEE政策(黑人经济振兴计划),该政策对外国投资者的项目有一定的黑人持股比例要求。

孙大立解释,南非虽然民族取得独立,但贪腐盛行,人才缺乏;尽管学习了西方的法律体系,但执法却不尽如人意。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国的1980-1990年代,这些都对中资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

同时,由于政府效率普遍偏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以及罢工频繁等原因,中国新能源制造业向非洲转移也存在障碍。“在中国,工人一天可以做800台热水器,而南非工人一天只能做150台。” 朱怡苑说。

另外,中国建设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的人士提醒,过去几年兰特兑美元汇率剧烈波动的风险,对新能源投资的收益率也存在威胁,“将近15%的汇率波动可能进一步压缩收益空间。”上述要求匿名的建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与国企不同,民企进入非洲,决策和操作更灵活,但也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黄晓昕说,中小型民企开拓非洲难以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难以与在非中资银行建立合作。

好消息是,工行已开始为南非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融资。一个月前,刚刚访问非洲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除了带去中国的高铁和飞机,还有光伏电站。

原标题:新能源“龙门客栈”——第二轮光伏热潮来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龙源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