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企业正文

国能中天:产学研合力“除尘”

2014-06-11 10:32来源:科学网作者:杨琪关键词:国能中天干式除尘燃煤脱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回去试试?

从那之后,戴云峰的这个念头便挥之不去。2010年年初,他踏上了回国创业之路。当年6月,国能中天在中关村电子城园区落地。

戴云峰用“一帆风顺”形容自己的创业之路:2013年入选了北京市海外高端人才(海聚工程),并被市政府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荣获了“中关村2013年度创业先锋”称号。创业项目焦化煤调湿技术已成功应用于100万吨以上产能焦化厂,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焦化厂带来40元/吨的综合效益;该项目也是继干熄焦之后的又一焦化重大革新技术,工信部作为重点技术向全行业推荐。国能中天另外一项核心技术——炼钢转炉干式除尘技术已服务于全国近20余家钢铁企业,占新增炼钢除尘市场55%的份额,为减轻雾霾及大气治理作出积极贡献;该企业还拥有褐煤干燥、煤气净化、燃煤脱硫等近十项在研和终试项目。

“这些技术已在武钢、包钢、唐钢等十几家钢铁企业得到应用,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戴云峰说。

运筹帷幄靠技术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创业之初,国能中天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是资金紧缺。

最初的启动资金是几位股东自筹的,但随着科研的需求,资金问题渐渐让国能中天感到捉襟见肘。由于贷款门槛高,初创企业得到的贷款额度非常有限。

怎么办?东拼西凑也好,勒紧裤腰带也罢,戴云峰带领团队选择了咬牙坚持下去。终于,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国能中天完成了创业项目焦化煤调湿技术的小试、中试、终试以及成果转化。

办公场所难寻也是起步初期遇到的一个难题。国能中天的启动资金并不是很充裕,公司租金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居无定所又如何顺利创业呢?于是,在中关村电子城管委会的协调下,国能中天最终以相对优惠的条件落户在电子城所属的健翔园区内,开始了创新之路。

之后,企业不断长大,他们搬过三次家,却始终未曾离开过中关村示范园区这块好地方。

国能中天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了关于“储能与余热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的协议;与大连理工大学展开煤调湿技术进一步的研发,并已在该校区建成了终试基地;与吉林大学开展了城市污泥常温处理技术的研发;还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共建工程实验中心的合作意向,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该项工程,预计可承接国家支撑项目和重点项目。

“我们的创业团队主要是由行业的权威专家、领域带头人及行业具多年经营管理经验者组成,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干燥领域的专家博导、曾担任过国家大型冶炼企业的厂长等技术带头人。”戴云峰告诉记者。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这让国能中天在创业之初就已运筹帷幄。比如,其对创业项目焦化煤调湿技术进行前期调研并布局了基础工作。“公司成立后该项目的整体架构就已成型,同时,研发进程也就顺理成章地全面展开,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困惑。”戴云峰说,“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发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对现有技术特别是创业技术的保护才开始重视。”

国能中天及时成立了科研质量中心,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目前其策略是以焦化煤调湿技术发明专利为核心,围绕核心陆续取得了近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以此建立起技术堡垒,为今后的专利保护及市场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国能中天:产学研合力“除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能中天查看更多>干式除尘查看更多>燃煤脱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