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市场正文

平板玻璃行业达标排放难

2014-06-17 09:3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晓星关键词:脱硫脱硝工程高温除尘器脱硝催化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部分企业逐步改变燃料结构使用天然气,这样有利于达到新标准。然而,行业内企业的普遍情况并不如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目前使用燃料品种较为复杂,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还是采用石油焦、煤焦油等高污染劣质燃料。只有生产高档、特种玻璃的大部分企业采用天然气燃料。比如生产特种玻璃、高档玻璃和深加工玻璃的南玻集团,主要采用天然气燃料,台玻集团在内地的所有生产线都是使用天然气或重油。

达标排放管理很重要

已上脱硫脱硝工程的企业很少,选择价格低廉的环保公司造成二次污染,建议对行业市场加强管理

目前我国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并普遍存在对污染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我国平板玻璃行业减排技术采用的是国际上的主流技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已经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据调查,在《标准》制订之初全国200多家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只有10 家左右安装了脱硫、除尘等炉窑烟气治理设施,还不到5%。

2014 年1 月1 日后,现有平板玻璃生产线已经执行新《标准》。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上脱硫脱硝工程的企业还很少,能够正常启用脱硫脱硝设备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对已经成功运行脱硫除尘设施的5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成本分析,整个脱硫除尘系统的投资与全厂基建总投资相比,约占2%~4%。由于各个企业所处地区不同所采用的设备和土建费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生产线脱硫除尘系统的实际投资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平均每条生产线的脱硫除尘系统投资四五百万元,年运行费用二百多万元。增加脱硝要求后,还需要增加一倍以上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从投资上马污染治理设施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对于平板玻璃企业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为了上污染治理设施而上设施的企业曾遍存在。这也从另一方面纵容了那些并无技术优势,以打低价牌取胜的一些环保企业。

广大玻璃企业面对国内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环保公司已开始迷惑,分不清好坏,弄不懂优劣。一些平板玻璃企业仓促上马,选择价格低廉的环保公司而造成玻璃工业接下来新的一轮二次污染、二次治理、二次投资。

陈学功呼吁:“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对进入玻璃工业的环保公司设立必要的门槛及资质条件,避免一些信誉差、技术不成熟的公司来进行恶性竞争,扰乱正常的玻璃工业、环保工程市场的竞争秩序。”

原标题:平板玻璃行业达标排放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硫脱硝工程查看更多>高温除尘器查看更多>脱硝催化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