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相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风险防范形势,我国水环境风险的监控预警能力仍然薄弱、监控预警机制尚未建立。”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发生近3万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1000多起,其中约53%是水污染事故。
富春江发生四氯乙烷污染、汉江武汉段水质发生氨氮超标、兰州自来水发生苯污染、杭州自来水出现异味……突发性水污染让饮水安全频频亮起红灯。
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迫在眉睫。4月中旬,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主题成果评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透露,我国正在构建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体系,预计于2015年全部建成并向全国推广。
郑丙辉介绍,去年10月,他与其研究团队完成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监控预警主题“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这一项目通过挖掘现有流域水环境信息资源,建立风险源识别,风险分析、评估、预警和应急控制技术方法,建设了三峡库区、太湖和辽河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示范工程,目前已实现业务化运行。
该项目已经构建了“风险源识别评估—环境风险监控—环境风险快速模拟—污染事故应急评估—特征污染物应急控制”完整的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体系;构建了三峡库区、辽河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平台。
“技术体系构建和预警平台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流域水环境监测、水环境风险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与信息化问题。”郑丙辉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郑丙辉表示,目前,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人才资源、技术水平和体制机制三方面的困难。
“地方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体系管理人员是体系推广中的最大难题。”郑丙辉说,随着系统不断更新、完善,系统的有效利用不仅需要技术后台的支撑,更需要人才前台的支持。
同时,各个地区监控预警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为风险评估预警技术体系的推广带来挑战。“上海、重庆、江苏等地区环境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正在构建水环境环境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平台中,水专项技术成果已经在生态监测、生态评估、藻类水华预警方面发挥作用。但在技术水平不高的地方,即使体系建立起来,后期也难用起来。”郑丙辉说。
与此同时,郑丙辉认为,我国水环境的行政区管理模式,也为技术体系的推广带来阻力。
“水环境管理应该以流域为管理单元。我国现在主要还是实行行政区管理办法,缺乏有效的流域水环境模式。”郑丙辉说,条、块分割使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不同行政区间的管理,同一行政区甚至每个市里都有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分别管理水量和水质。
“我们现在只具有了共享的技术,却没有共享的体制。怎么从体制上突破限制,是我们科研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郑丙辉说。
在他看来,要建立统一的、以流域为管理单元的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平台,最关键的是要实现数据共享。“只有来自水利部门的水文数据每天都更新,来自环保部门的各种风险源、水质信息不断更新,这样的技术平台才能发挥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官方微信陆续发布了入选201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环境技术进步奖、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的成果简介文章以及技术鉴定新闻。新年伊始,小编依据微信文章点击量,整理了最受读者关注的技术成果,并按细分领域梳理如下,供同行参考。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随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试行)》的公示,拟申报认定为化工园区的,应同时满足14个基本条件。被认定为化工园区的,按照化工园区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开展风险排查,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被取消化工
水质基准是确定水环境管理标准的科学基础,也是开展水环境风险监控及评估管理的科学依据。水专项实施前,水环境标准都是依据国外基准值制定,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造成水质改善与污染源减排相脱节;由于缺失本土化基准,导致水环境“过保护”或“欠保护”。针对上述问题,“十三五”水专项“流域水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从而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融合发展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
为规范和指导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制定了《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DB37/3655-2019),省市场监管局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发布,将于9月30日起实施。《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7〕168号)实施后,集中管控、补
日前,山东印发《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全文如下:前言本指南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本指南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南起草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睿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史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将组建58个工作组进驻长江沿线12省(市)58城,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作为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一条宝贵经验,驻点跟踪研究机制,逐步显现其可复制、易操作等特点,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从京津冀延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17年12月26日由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会议通过,2018年3月29日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详情如下: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2017-08-30《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提高立法质量,现将《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和《关于〈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质量改善而言,基层参与是动力、是保障、是生命线!工作在第一线的环保人,是各项环保政策最有力的宣传者、执行者和落实者。当前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存在哪些短板?应当在哪些方面下狠劲儿?或许他们才最有发言权!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一把手谈》栏目,围绕一线环保
《海门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日前经十七届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规划》对于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支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创建生态美丽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将是海门市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也
7月1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该项目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装机容
在日前落幕的第二十三届“深圳(湾区)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中,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清泉”)凭借其在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引领力,从数百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深圳知名品牌”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深圳清泉品牌实力的权威认证,更彰显了深圳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
6月27日,云南省昭通市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体化工程项目——威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成交结果发布。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66万元。该项目新建威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设计规模为300t/d,波动范围为260~360t/d,配套建设处理规模为10t/d的污泥处理设施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提升,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2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和市市政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继北尖公园净水厂投运后,目前江苏省内最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历经两年半的紧张施工,已成功通水试运行。该项目被列入今年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位于新吴区运河西路和吴都路交叉处,主要服务于滨湖区山水城、经
2025年10月30日-11月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崧泽大道333号展会规模:25000平方米主办单位: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执行单位: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建智展览有限公司一、总体情况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作为“世界城市日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然而,这些进步也带来了新的环境挑战,特别是在水污染方面。本文将探讨威立雅如何应对新出现的水中污染物,展示其在保护水资源和确保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新污染物的出现及挑战近年来,我们见证了各种具有特殊性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2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风光火储”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个“五塔合一”钢结构冷却塔项目双机投运6月13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2号机组高质量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实现全容量投产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英文名称:Shenzhen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Expo2025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会规模:展览面积50000平米,展商1000余家,展位2000个,专业观众35000人次组织机构组织单位《给水排水》杂志社亚太建设科
6月13日,云南省昭通市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体化工程项目——威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初步设计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该项目新建威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设计规模为300t/d,波动范围为260~360t/d,配套建设处理规模为10t/d的污泥处理设施,协同处理渗沥液浓缩液。项目建设地点位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英文名称:Shenzhen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Expo2025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会规模:展览面积50000平米,展商1000余家,展位2000个,专业观众35000人次组织机构组织单位《给水排水》杂志社亚太建设科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产量也与日俱增。其中,焦化废水排放量大,其有机化合物种类达500余种,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在4000mg/L以上。多数情况下,经生物处理后,焦化废水中COD和氰化物浓度依旧可达150~300、5.0~15.0mg/L,严重危害水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为尽快实现企业废
新起点,新气象,新征程!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城镇水务展强势归来!充满发展生机的2023年如约而至。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开年即开跑、奋进开新局”的发展新热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铆足干劲按下“快进键”,水务行业也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期。伴随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和社会经济全面复苏,压抑三年的水务新技
在近日于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2022年国际水协(InternationalWaterAssociation,IWA)世界水大会暨展览会上,IWA项目创新奖(ProjectInnovationAwards,PIA)颁授,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晓虎教授团队牵头,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镇江市水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济普兰德生物质
环境中微量新污染物的存在及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微量新污染物的重要“汇”,是阻断微量新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的关键屏障。依托“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在全国不同地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较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明确了我国城镇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住建部印发“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文件提出要开展高效智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目标到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对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研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项目(编号2020-F-304-2-01)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王爱杰、彭永臻、程浩毅、梁斌、邵凯、侯锋。
污泥炭化技术是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年—2020年发表的关于污泥基生物炭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综述分析。详细分析了污泥基生物炭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讨论了现有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污泥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特征,探讨其在污染物固定、土壤改良及延缓气候变化等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经济政策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调节相关利益方涉水行为实现水环境管理目标和巩固水质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是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目标责任制等政策,对水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形成以管制手段为主,以市场手段为辅,清洁生产等自愿手段和信息手段得到应用的政策格局。
“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及科技行动方案,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新能源技术、碳中和共性技术、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性技术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示范。”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7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发布会”上透露。
根据战略研究,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及科技行动方案,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新能源技术、碳中和共性技术、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性技术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示范,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切实加强科技支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