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零排放:现代煤化工的心结

2014-07-04 11:48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孔凡涛关键词:煤化工神华大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早在10年前,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零排放”就作为一个重要命题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这些年,不少煤化工企业也针对零排放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然而,最近记者在采访业界专家时,他们却针对零排放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目前,没有一家煤化工企业真正做到了工程化的纯零排放。现代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实际是一个伪命题。”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轻纺部主任周学双表示。

工业理想

一直以来,在业内外的期待、审视甚至要求下,现代煤化工背上了一种略带理想化的环保理念——近零排放、零排放以及纯粹化的零排放,各种概念萦绕。

2004年,曾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宋瑞祥主编的专著《零排放——后工业社会的梦想与现实》出版,对零排放做了权威解读。所谓零排放,其字面含义为工业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为零,是指无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直至为零的活动。同样在2004年,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开工。

今年6月18日,神华煤制油公司发布消息称,包头煤制烯烃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竣工验收,并取得内蒙古自治区《排污许可证》。但在其公开消息中,并未提及零排放。

对这个现代煤化工的标志性项目,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6月15日表示,零排放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改进,尤其是这种示范工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废水处理解决方案的实现并不是说已经做得非常完美,还有改进空间。据介绍,该项目的废水处理经过了几批人攻关,超过10家以上的单位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设备。

其实,自去年以来,针对各方关注,神华在不同场合解释了废水处理的相关问题,共同点是没有确定说实现了零排放。

周学双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工程化零排放,在大型煤化工项目里提出至少有10年历史,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是第一个。“当时,神华工程化设计的理念这么设计的,到现在为止,神华付出的代价已经相当大了。”周学双说。

零排放是工业的理想,在严峻的环境约束面前,这个理想成了发展前提,现代煤化工从建设伊始就立下了这个高目标。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轻纺部负责石化、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化纤等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及质量控制,周学双作为负责人,直接接触了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发现多数项目规划都提到要实现零排放,但目前并没有一家已经实现了工程化的零排放。

“地方想在有煤的地方建厂,找发改委要路条。发改委的路条基本是这个调:在那可以做示范项目,但要做到零排放,或者说近零排放。”周学双说。

据了解,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生态比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没有多余的取水和排污指标。10年来,在国家产业规划的引导下,现代煤化工项目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宁夏等省区。现代煤化工生产废水经过技术处理后,虽然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因为项目多建设在西部地区,当地环境承载力差或没有纳污水体,生态环境仍不允许外排,这样导致废水零排放实际很难做到。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实际是一个伪命题,富煤的地区纷纷搞煤化工,而搞煤化工绝不是以煤炭资源作为决定因素。一个地方能不能建煤化工项目,决定于短板资源,也就是水资源和环境资源,而环境资源主要是水的排污去向问题。”周学双说。

原标题:零排放——现代煤化工的心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