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电,似乎已成了我国能源事业奇思妙想的试验场,有关核电的大胆设想层出不穷,前有刚刚进入课题预研阶段的“西部无人区核电城”,现有刚刚结题的“地下核电站”。
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提议,并不是出自哪位天马行空的电力青年才俊,而是一些服务中国电力超过五十年以上的老专家。
试想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多煤少油的中国大陆上,延续千年的“烧煤史”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已开始走上了落幕时代;被寄予厚望的较清洁能源“油气”,其生命咽喉却被外国政府及金融大鳄紧紧握住;新能源从辅助能源成为主流能源的征途,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我国核电却陷入了悖论,一场福岛沿海核电站事故,却将我国内陆核电站打入了地窖。
所以,为何要在核电上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作为为中国能源事业服务终生的老专家们,大体不过是希望为我国能源发展之路扫除一些障碍,搭上一些桥梁。而他们年过古稀仍坚持从事课题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证实或是证伪,以学术研究的严谨,为国家验证他们所提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这些想法是“荒唐”还是“异想”?为了尽可能如实表达“地下核电站”设想者的原意,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特别整理、综合了“地下核电站”设想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部原副部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接受中国能源网记者李自琴专访时的观点,希望读者能从中找到答案。
以下为陆佑楣老先生的主要观点:
中国电力发展空间还很大。虽然截止2013年我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47GW,但我国人口多达13.4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人还不到一千瓦。如果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人均装机至少要达到2KW。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还在继续增长,预计的峰值可能是15—16亿。如果将人均装机折中为1.5 KW,那中国15亿人口总计将需要电力装机2250GW。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电力装机水平还与之相距甚远。
我国电力还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靠什么发展?核电有潜力成为重要的发电能源。
电力靠油气显然不是现实的,因为成本太高,适当搞一些调峰的油气电站还是可行的。再则是煤电,我国煤炭年产量在37亿吨左右,其中50%以上都用于发电,这带来了严重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及雾霾危机。
至于水电,我国现有水电装机总量约2.8亿千瓦,我保守估计未来峰值为4.5亿千瓦,能开发利用的空间有限。风能和太阳能是绿色清洁能源,但从短期来看其发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再加上能量密度较低,不能成为骨干电源。核电的规模化应用技术较为成熟,应是我国未来电力发展值得倚重的能源选项。
我国在发展内陆核电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中国的反核现象其实是公众的心理状态问题。福岛核电站出事故之后,国内民众大多对核产生了恐惧心理,这也是全球性的核恐惧。我认为我国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核发展之路。
大家都在思考如何促进核电快速发展,我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能不能把反应堆装在地下呢?工程院为此开设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地下核电站课题的全称为《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可行性研究》。
地下核电站的基本构想是,核岛部分(安全壳及其相伴的安全厂房)置于地下(山体内),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置于地面,核岛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通过布置在隧道内的管道输向常规岛(属分体布置形式)。该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多,最近马上就要结题了(注:截止发稿时间,该课题已通过中国工程院结题)。
溪洛渡水电站一共有18台机组,每台机组77万千瓦,也就是说一个1300多万千瓦大电站可以完全做到地下建设。我走到这么大规模水电站的地下厂房,突然想到,这个尺寸完全可以容纳第三代核电机组,于是乎就开始动了这个地下核电站的念头。
我认为地下核电站与内陆核电有着严格的区分。我之所以支持这个课题是因为它既能解决内陆核电的核恐惧问题,又可以就近供应中东部地区电力负荷中心,减小输电成本。
在我国,内陆核电站的选址相对困难,70%内陆都是山地,诸如秦岭、太行山、大别山,只要是比较完整的岩层,如构造完整的石灰岩、砂岩都可以做到放置地下核电站。另外,把反应堆装在地下,不就增加了一道防止核泄露的天然屏障吗!
这个课题完成后,我准备将其提交给工程院,看看其他专家的态度。地下核电站如果完全停留在概念层面,那我国的核电则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我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国家能够立一个逐步推进的示范性工程,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反应堆,60万千瓦,示范工程并不需要搞得太大。
地下核电站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辨别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起来解决,然后来逐步推广,以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困境,就地解决能源电力的发展问题。【来源:华夏能源网整理自《专访地下核电设想人之一陆佑楣:地下核电站是未来电力发展的可行选择》 作者:李自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看完《流浪地球》,很多爱思考的小伙伴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地球真要是混到那个份上,人类都到地下生活了,用电怎么办呢?甚至有很多小伙伴会想,电影里,地下灯火辉煌的情况是不是完全臆测的啊,哪里会有电啊?(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ID:sgcctop作者:头条君)表担心,即使人类不幸来到了地
看完《流浪地球》,很多爱思考的小伙伴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地球真要是混到那个份上,人类都到地下生活了,用电怎么办呢?甚至有很多小伙伴会想,电影里,地下灯火辉煌的情况是不是完全臆测的啊,哪里会有电啊?表担心,即使人类不幸来到了地下,用电还是妥妥的,因为国家电力公司,哦,不,国家电网公
地下核电站是将若干座核反应堆及其控制系统、乏燃料贮存设施与处置库共同置于地下或部分掩埋于地下的核能联合体。(来源:核电周刊)它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法。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地面核电站由苏联建成以来,随着国际冷战日趋紧张,为提高核电设施的安全性,世界上大多数拥核国家都开
核电站的选址是核电厂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对未来核电厂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这项工程涉及地质、地表、气象、水文、环保、土建、运输、电站工艺、电网、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核电站选址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你知道核电站是怎么样选址的吗?地震影响是陆地核电站选址时应
据核能研究所:截至2016年10月,全球30个国家有450座核反应堆在运作,以及60新的核电厂正在建设中。在亚洲,核能发电正在阔步前进。以中国为例,目前在运行36座核反应堆,另外20个正在建设中,在未来10年内还将建造60座核电站。越南计划于2028年实现核能发电,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
是独辟蹊径的大胆创新,还是闭门造车的异想天开?中国核电专家们围绕地下核电站的构想分成两派。在地下建设核电站,这看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能为中国未来的核电发展和拓展内陆核电厂址资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从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官网26日发布的消息获悉,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
是独辟蹊径的大胆创新,还是闭门造车的异想天开?中国核电专家们围绕地下核电站的构想分成两派。在地下建设核电站,这看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能为中国未来的核电发展和拓展内陆核电厂址资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从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官网26日发布的消息获悉,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
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的步伐,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戛然而止,其安全性之争一直延续至今。把核电站安放在地下?这样的想法,看起来仍然有点异想天开。几天前,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承担的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可行性研究结题
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的步伐,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戛然而止,其安全性之争一直延续至今。把核电站安放在地下?这样的想法,看起来仍然有点异想天开。几天前,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承担的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可行性研究”结题审查会在京召开。会议上,有专家表示,该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同类项目。他们为此建议,下一步申请国家立项,针对具体厂址深入开展地下核电站示范工程实验研究和前期工作。寒冬中的新思路尽管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
近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咨询研究项目“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中国工程院组织的结题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同类项目,建议下一步申请国家立项,针对具体厂址深入开展地下核电站示范工程实验研究和前期工作。这为我国未来的核电发展和拓展内陆核电厂址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关于项目总结报告和子课题分报告,对该项目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认真评议和审查后,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对项目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评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浙江天旺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方案,建设规模为37.5MW/100.5MWh。作为用户侧储能电站,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能够有效调节电力供
5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锦刚,双方就深化能源产业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董玉毅参加会谈。邹磊对张锦刚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集团生产经营以及在青海的产业规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崇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崇明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打造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依托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和产业
近日,四川电网今年两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甘孜500千伏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成都220千伏金融城输变电工程投运。作为四川电网新增电源点,巴塘水电站位于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装机容量75万千瓦。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将巴塘水电站接入500千伏巴塘变电站,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连。工程本期新建500千伏出
5月8日,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与空客直升机公司在北京定陵机场举行国内首架作业类空客H145直升机接收仪式。此次引进空客H145直升机,对于提升国网空间技术公司在高原地区和复杂环境下的电力作业及应急抢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据介绍,H145机型具有卓越的飞行性能,在设计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配备绞
5月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总部召开“锋火相传#xB7;向新而行”五四青年大会,过去一年,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落实落地,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会上,集团团委进行了2023#x2014;2024年度“两红两优”表彰,20个团组织获评五四红旗团委,50个团组织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50名个人获评优秀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近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首次完成省公司侧国网云平台全场景应急实战演练。演练模拟了云平台真实故障恢复场景,提升了云上系统的安全性,增强了运维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国网云平台是支撑公司业务应用的核心信息技术底座,承载了新一代设备精益管理(PMS3.0)、营销2.0等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涉及168个企业,其中水泥31个,钢铁4个,铝冶炼2个,电力131个。详情如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不断进步。三峡人与时代同行,以越来越坚定的步伐,诠释着三峡集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题中要义,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一边是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边
一座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行,与老百姓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其本质就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靠水而作。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善治水的优良传统,积淀出“水治则邦兴,水患则国衰”的治水思想。而一邦之本在于民,本固才能邦宁,于是又孕育出治水者“赋税之
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为三峡集团注入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基因。三十年来,三峡集团秉持天下情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浪潮中,朝着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实现人类可持续的美好未来不断迈步。1992年,寒冬腊月,北京街头银装素裹。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一趟专列从北京车站缓缓驶出
2023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已启动院士增选工作【相关阅读:增选不超过90名新院士!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含增选指南)】。中国科学院现今全体院士共914人,能源领域的院士主要集中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北极星电力网梳理如下: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4人)陈勇程杰成邓建军
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因病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江泽民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
三峡集团在建设国之重器、推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孕育形成了“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精神。它起源于三峡工程建设,是三峡人特有的红色基因和内在气质,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是三峡集团强大的精神力量。新近出版的《中国三峡》杂志“国之重器民之三峡”特刊,为读者带来关于三峡工程的一段段往事,让我们且听当年的工程建设者,讲述他们的初心故事。
雷鸣山王琳署名文章:弘扬“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三峡工程作为补救长江在自然发育中已失衡生态的有效措施,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生态工程,它使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不受洪水威胁,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平原湖区生态达到新的相对稳定,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抹三峡绿,不仅映照着祖国山河,还在巴西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三峡工程作为补救长江在自然发育中已失衡生态的有效措施,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生态工程,它使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不受洪水威胁,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平原湖区生态达到新的相对稳定,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抹三峡绿,不仅映照着祖国山河,还在巴西伊
时间回到26年前。1993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全国用电负荷大幅上升,电力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一度达到1.5左右。全国出现大面积用电短缺,拉闸限电时有发生。当时电力工业部门和企业可以说压力山大。(来源:微信公众号“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