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弃风限电问题萦绕不去 风电盼南下舒困

2014-07-14 09:33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宋馥李关键词:弃风限电风电消纳风电输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的跑马圈地还在进行中,但尴尬的通道栓塞,仍然萦绕不去。

即便是盛夏7月,内蒙古通辽的北风仍然呼啸而来。华能奴古斯台风电场风机叶片迎风转动,场面壮观,可相当多的风机,仍处于停机状态。

内蒙古4200公里的边境线,迎接着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劲风,这让内蒙古成为全国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十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总量是8.9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的量1.5亿千瓦,占中国技术可开发利用的量是50%,居全国之首。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巨大的风机和塔筒,遍及各个盟市,已经成为草原的又一景观。而内蒙古的风电装机和发电量,也早已成为全国第一。但风电并网和利用的窘迫,仍难以解决。

风电的尴尬

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通辽市,风电场的装机规模达到了397.83万千瓦,占到了地区总装机容量的一半。目前包括华能、国华、大唐、华电等电力巨头在内的11家企业在此建了31个风电场。

而这些风电场,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限电弃风。根据2013年的数据,通辽地区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最少的只有1800小时,最多的也只能达到2300小时,长期在盈亏平衡点上运行。而大量弃风的最主要原因,是通辽地区的用电负荷太小,通辽地区最大负荷185万千瓦。过去数年,仅靠辽宁和吉林省的通辽市,虽然也积极引入项目来消纳电量,但存量的火电机组以及迅猛增长的风电装机,让引入项目相形见绌。

例如,通辽地区属于铝产业基地,具备大工业用电条件,国网通辽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大工业直购电尝试,经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对适用大工业用电条件的企业,给予大工业直购电电价,这样每千瓦时可以便宜1毛钱左右,促进电力的消纳。另一方面,则是试点风电供热来解决电能的消纳,这必须由通辽市政府牵头,鼓励集中供热的厂商使用电锅炉的方式供热,实现风电替换火电。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状。华能奴古斯台风电场的负责人张国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因为需求侧的薄弱,风电往往是替补的角色。一般来说,风场的盈亏平衡点基本上就在1700、1800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左右。现在通辽地区的风场大部分都是保本、稍微盈利的状态。

而通辽供电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对于通辽地区的风电,送出通道有5条,主要送往辽宁电网和吉林电网,送出容量220万千瓦。受稳定计算的要求以及网架结构的影响,只允许送出这么多,加上通辽地区就地消纳的185万千瓦,共400万千瓦,而通辽地区风电和火电的总装机,是这个容量的两倍。这样,风电场和电厂全年的运行时间,就只能运行一半。不管怎么样测算,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通辽风电的现状,是整个内蒙古地区的代表。风电最为尴尬的时节是冬季。这时候风力最为强劲,是发电的黄金季节。但往往风越大,限电也最严重。因为火电同时要满足城市冬季供暖,在火电和风电同时争夺上网机会的时候,当然是牺牲风电,以保火电上网。在限电高峰时,有些地方甚至是拿“维稳”的大帽子来压。

内蒙古这个风电大区矛盾交织。一方面是强风袭来,发电迎来最好时机;一方面则是大量风机闲置“晒太阳,晾强风”。内蒙古电力系统的一位人士说,这与发展风电的初衷恰好相悖。

原标题:风电盼南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限电查看更多>风电消纳查看更多>风电输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