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垃圾焚烧屡陷中国式窘境 专家:不能仅凭地方政府“正名”

2014-07-17 09:02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季明 陈冀 张乐 李舒关键词: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焚烧屡陷“政府宣布——居民反对——项目搁置”窘境。

赵乃育 绘

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倾向于选择垃圾焚烧作为垃圾终端处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烧厂也即将密集上马。有专家测算,如果要达到《“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全国还应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烧厂。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环保理念、权益意识的增强,一些地方特别是垃圾焚烧厂选址点附近的居民排斥建垃圾焚烧项目,垃圾处置陷入重重困局。

填埋场超期服役

北京,日产垃圾1.8万吨;上海,日产垃圾1.9万吨;广州,日产垃圾1.8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

位于北京东郊三区交界处的北神树垃圾填埋场,1997年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980吨,设计使用寿命13年。然而直到今天,每天还有超过千吨来自北京中心城区的垃圾运到这里,再由专门的大型垃圾车缓缓地送上离地数十米高的垃圾山,实施填埋作业。

“超期使用3年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北神树垃圾填埋场第四任场长、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填埋事业部部长陈鹏说。由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进度不如预期,导致这座原本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后就正式封土停用的垃圾填埋场不得不超期服役,为此甚至不得不把原先的绿化带都挖掉,以作为新的垃圾堆放地。

原标题:垃圾焚烧屡陷中国式窘境 专家:不能仅凭地方政府"正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