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关注中国】生病的土壤 如何治理?

2014-07-18 10:14来源:《中国周刊》作者:周群锋关键词:植物修复法土壤修复污染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谁来医治“病土壤”

面对这些“生了病的土壤”,我们又该如何治理?

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自然缺不了资金支持。数据显示,资金短缺已成为医治“病土壤”的头号难题。

“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这2000万公顷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每公顷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也将高达600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只有300亿元。”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要减少土地污染,就难免要关停一些污染企业。“但是治污是一项庞大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污染企业的停产搬迁、工厂设备的拆解处理、百姓居住等费用,这些费用可能要远远超过治污费用。比如位于湘江之滨的竹埠港工业区,化工企业十分集中,湖南省已计划今年年底前将该工业区所有化工厂关停。但问题出来了,关停搬迁工厂需花费41亿元,而治污只需四至五亿元,这个资金缺口太大了。”这位业内人士举例说。

农享网CEO徐亚锋向分析道,目前中国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就是过度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以重金属污染为代表的工业污染。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我国在这方面的补贴太少,农民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往往不去选择污染更少,甚至是零污染的有机化肥等。因此,政府应向农民普及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危害,提倡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对使用生态农药和有机化肥的农民,应提供政策支持及资金补助,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在农业方面每年有上万亿补贴,但是从中央到地方,农业补贴产生的腐败无处不在,有的个人或机构完全是冲着国家补贴而涉足农业,甚至出现农业补贴截留现象。因此,国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补足数用到真正的需求上。最后,针对一些工业污染,国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力度,严惩那些肆意排污的企业。

“部分无知的政府和丧心病狂的企业家,为了私利正在破坏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土地。再不严惩这些罪魁祸首,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徐亚锋说。

原标题:【关注中国】干瘪的种子和生病的土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植物修复法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污染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