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工程人物正文

杜祥琬: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

2014-07-21 15:28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杜祥琬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风能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核能是未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能源

日本福岛事故对中国和全球核电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各主要核电国家通过认真分析,都确定了继续发展核电的方针。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1.对核事故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核电安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弃核并不理智;2.核电作为洁净、低碳、高能量密度能源,其优点未被动摇;3.以非化石能源高比例替代煤炭的客观需求,需要输出稳定的核电与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中国的核电目前只占到发电量的2%,“安全、稳步、规模发展核电”是中国的理性选择。从目前的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过程,在未来的绿色地球上,核能将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支柱。

7.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并转变能源供需模式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除传统的“能源供应安全”观念外,必需注入“能源环境安全”的观念,以及“占据未来能源科技战略制高点”的安全观念。

对“能源供应安全”的传统观念,也必须有新的思考和调整,即不能只一味要求供应侧满足一切需求,而应由供应侧和需求侧相向而行,达到供需平衡。

改变“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的需求(后者包含有不合理需求!)”,转变为“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的供需模式。2012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11.6%,却消耗了21.9%的能源,即单位GDP的能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倍。大量的过剩产能、空置建筑物和短寿命建筑是浪费资源和不合理需求的典型。可见,抑制不合理需求、减少浪费、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是中国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与经济可持续不可或缺的战略,也是能源革命的内涵。

8.应对全球变化的出路只能是合作共赢应对

全球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世界各国尽管千差万别,矛盾重重,却共生在一个地球上,有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共同利益。能源革命旨在建立全球绿色、低碳的能源新体系,这是未来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领域世界各国面临着大同小异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问题,国际合作空间广阔。解决全球变化的问题,呼唤人类的良知和智慧,大家都输,意味着灾难;一部分人输,另一部分人赢,意味着冲突和混乱。显然,理智的、最终的出路只能是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原标题:杜祥琬:能源革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