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特高压助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

2014-07-23 15:51来源:能源评论作者:牛克洪 徐煜关键词:特高压煤电一体化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后,煤炭行业环保压力异常巨大,污染防治倒逼转型。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从全国来看,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50%,主要由燃煤发电产生。2013年电力行业耗煤20.18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的53.83%。从地域分布看,西北部大型煤炭基地的大量煤炭向中东部电厂集中,导致电厂的燃煤污染非常严重。我国东中部每年消耗煤电5.4亿千瓦,占全国66%。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煤电机组装机分别为1.3亿千瓦和1.4亿千瓦,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煤电装机分别为西北地区的13倍和26倍。据统计,全国104个重酸雨地带都在东中部。这种状况对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也让一些人对我国建设大型煤炭煤电基地的战略决策产生了质疑。

大型煤炭煤电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困境,显示了传统“建矿输煤”思路的局限性。退一步海阔天空,跳出固有的单一煤炭经营模式,采用煤电联营合作共生的新方式,就能创造一片新天地。具体而言,就是依托煤电基地资源优势,强化煤电融合,采用特高压技术实现电力的远距离大容量输送,变输煤为输电,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利用。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

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对于高效建设煤电基地有着重要意义。特高压变输煤为输电,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煤炭基地建设电厂向外输电,普通输送方式存在成本高、安全性差等问题。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电能,特高压输电最有技术经济优势。在西部建设煤电基地,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地发电,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和电网把低排放的煤电跨区送到中东部地区,高效率地输送大量电能,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在具备水资源、环境容量的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煤炭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电基地,规划建设电力外输通道,一方面可以创造煤炭就地转化的空间,提供长期稳定的煤炭市场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输煤输电并举战略,提高跨省区电力输送能力,能改变目前过度依靠输煤为主的局面,实现东中部地区的电力平衡,减少全国的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我国构建科学的综合能源运输体系。据测算,特高压项目将极大优化能源运输体系,输煤输电比例将由目前的15︰1调整至2020年的4︰1。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是从源头上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加快特高压输送通道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大型煤电基地的作用,实现煤炭的洁净利用,优化配置东西部环境资源。同时,进行长距离大容量跨区输电,还有助于接受外来电力的地区实现终端用能的以电代煤,大幅减少当地燃煤发电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结构中仍然以煤炭为主,这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客观现状。推动煤炭洁净利用和大型煤炭能源基地建设,是有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而特高压作为高效的能源配置平台,可以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送电,能有效控制东部和中部地区煤电布局,对提高我国煤炭开发、转化、传输、使用效率产生积极作用。依靠特高压技术的支持,大型煤电基地可以大量应用新工艺、新技术,采取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综合效益,实现集约化开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