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人物正文

王安:核电梦想的践行者

2014-07-25 09:47来源:江苏经济报作者:陈宁 陈春关键词:核电核能核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法国到大亚湾再到苏州,王安的核电梦想从来没有中断过。大亚湾核电站,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王安的核电梦想起步的地方。

“大亚湾”的召唤

1984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专业毕业后的王安,选择了到法国深造,在法期间,王安受聘于法国电力公司,获得了法国核电站技术同等授权。成就、待遇、前途……在风光无限的核电领域,年轻的王安似乎早于同龄人在法国达到了自己的事业巅峰。然而此时,中国国内正在大力发展核电技术,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留在法国肯定会有稳定且可观的收入,但"大亚湾"却是全中国的起点,作为中国人,我没有理由不回去!”回想起当初的抉择,王安至今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热血沸腾。学以致用,报效国家,这是王安给自己定下的抱负,尽管法国方面全力挽留,但心意已决的他毅然踏上了归国之路。

刚刚投入运营的大亚湾核电站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就像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宝藏,但因为核电方面人才相对欠缺,开启这座宝藏急需大量的人才储备,特别是在核安全领域,当时的中国仍然处在一条摸索前进的道路上。“大亚湾投入使用以后,领导给我分配的任务就是核安全监督与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一座核电站来说,这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的确,正如王安所说的那样,核电站生产关乎到一座电站、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安全。从1995年起至2003年,王安在大亚湾的岗位一直没有离开过核安全。

从当初的核安全工程师,到后来的安全审查项目经理,再到担任整个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的工程技术处长,全面负责技术领域的改造工作,十年间,王安从来没有也决不允许工作中出现半点纰漏。在此期间,他成功处理了岭澳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焊缝渗漏缺陷,圆满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十年换料大修工程改造项目,获得中国广东核电集团2007年度“PMC燃料运输系统提速改造1#机组自主安装和调试”科技进步二等奖。

扎根苏州谋发展

苏州热工研究院的前身是水利电力部苏州核电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于2003年7月由原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转制而成。2010年,王安被公司调至苏州,正式接管苏州热工院。

面对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有利契机和企业升级发展的瓶颈,王安积极调整专业业务和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引进和企业绩效管理,坚持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短短三年,在王安大刀阔斧的改造下,苏州热工院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拥有一个中外合资公司(控股)、3个全资子公司,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2.8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6.34亿元,增幅近220%,企业纳税从2010年的2940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6000万元,增幅近204%。连年被评为苏州市纳税信用等级A级,为苏州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标题:核电梦想的践行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