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维斯塔斯节节败退 到底怎么了?

2014-07-30 09:34来源:英才作者:郑方羽关键词:维斯塔斯风机制造商风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那些在世界各地行之有效的商业逻辑,在中国市场未必能畅通无阻。世界头号风电制造商维斯塔斯正面临这样的窘境。

这家由铁匠汉森于1898年创始的企业,在百年时间里创造了无数荣光。维斯塔斯一直把持着全球风机制造商头把交椅的位置;它为全世界制造了近5万座风车,而其综合技术能力更是让无数对手梦寐以求,垂涎三尺。

但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畏的选手,却在全球规模最大、机会最多的风电市场——中国,陷入了几乎是手足无措的境地。

维斯塔斯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中国风电近十年飞速发展期间,外资风机制造商从过往的占尽先机、风光无限,再到被逐渐边缘化的事实。就在中国市场的装机量一路飙升的同时,曾一统天下的外资风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却直线下滑,由最高的75%下降至如今的不到10%,取而代之的,正是他们曾经的“小兄弟们”——中国本土的制造商。

维斯塔斯们到底怎么了?

日渐失意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风车的企业,维斯塔斯在陆上风车领域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并列世界第一,在海上风车领域则紧随德国西门子公司之后,位居世界第二。它拥有从开发到制造及销售的垂直整合体制,从技术到运营,维斯塔斯秉持一切自力更生的“纯种原则”。正是携技术上的强势和在全球成熟市场的丰厚经验,维斯塔斯曾在中国市场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维斯塔斯和中国市场发生联系始于1986年,此后近20年间,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几无对手。挑战始于2005年之后。随着金风、华锐等本土厂商的崛起,维斯塔斯开始感受到了冲击。其后,大量资本的涌入,催生了大量野蛮生长的本土企业;本土力量的异军突起,使外资企业占有优势市场份额的格局被日渐打破。

冲击背后,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无疑是本土企业的性价比优势。随着中国风电制造商不断涌现,翻倍增长,国内风机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风机整机的价格已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狂降至后来的3500元/千瓦左右。而维斯塔斯仍坚持5000元/千瓦的报价。如此大的差距,多数客户的选择可想而知。

虽然包括维斯塔斯、歌美飒等众多国际巨头也曾尝试各种改变,并试图通过增值服务和运维等赢回市场青睐。但到2007年,中国内资风电企业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还是超过了外资;到2008年,内资企业的累计装机容量甚至达到了75%以上。

相关政策的助力,则成为加速本土企业崛起不可或缺的“第二条腿”。

为降低风电投资成本,推动本土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国家要求风电特许权项目设施的国产化率必须达到70%。而该政策被认为在促成本土企业份额首次超过外资企业上功不可没。到2010年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新增装机容量排名跌至第六,2011年第八;而到2013年则跌到了11位,装机容量占比仅为3.2%;排在第一的金风科占据了23.3% 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达到54.1%。

至此,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名录里,已难寻外资的踪影。

原标题:维斯塔斯 节节败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维斯塔斯查看更多>风机制造商查看更多>风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