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煤改气难成大气候?

2014-07-31 09:3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郭婧关键词:煤改气煤电价格燃煤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图为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John E. Amos燃煤电厂,由美国电力公司(AEP)下属美国阿巴拉契亚电力公司运营。

 今年5月,在历时10年的谈判之后,中俄签下了一份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世纪大单”。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两年雾霾频发进一步加大了各地对天然气的需求。随着近来各地“煤改气”项目的纷纷上马,这份“世纪大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当前的“气荒”。但我们能否就此乐观?

目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仅为4%,“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只能以煤为主,鉴于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大,“煤改气”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而且,从英美等国能源转型的实践看,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是战胜雾霾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气代煤的做法值得肯定,此举有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但是,被各地寄予厚望并强力推进的“煤改气”真的是一剂治霾良方吗?是否考虑过其副作用呢?

从能源结构看,短时间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无法改变。国家能源局提出,在2014年,将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5.9%下降到65%。举全国之力,煤炭占比才下降0.9个百分点,可见能源结构转变之难。从价格看,天然气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皇后”,又有“富贵气”之称,相对来说不如煤炭“亲民”,天然气替代煤炭不具有价格优势。

此外,能源进出口关系到能源安全,而能源安全又关系到国家安全,为避免受他国掣肘,各国相继把研究制定国家节能计划提上议程。欧盟委员会刚刚发布了未来十五年的节能计划,提出到2030年致力于将能源效率提高30%,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减少对从俄罗斯等国进口天然气以及其他化石能源的依赖。同理,我国也无法把命运完全交到别国手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改气查看更多>煤电价格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