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数据正文

“不竭能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记三峡工程发挥巨大效益

2014-08-01 14:13来源:新华网作者:于文静、李思远关键词:三峡工程发电量三峡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游水位150.5米,流量2.65万立方米/秒,累计发电量7562.07亿千瓦时……,这是记者近日在三峡左岸电站中控室看到的一组最新数据。

三峡工程建成后产生了巨大发电效益。自2003年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以来,为缓解华中、华东、广东地区能源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了我国重大水电装备设计和制造能力。

“绿色电力”联起全国电力网

夏日的三峡,高峡平湖美景怡人,静静的长江水缓缓通过大坝,数台额定功率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持续运转,源源不断地将清洁水电送入电网。

据了解,三峡电站安装了32台功率70万千瓦、2台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惠及华中、华东和南方等10个省市。2013年,三峡电站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9.3%。

“三峡输变电工程以三峡为基点,将华中、华东和南方三大区域电网连接起来,促进了西电东送、南北互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波说,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全国电力联网框架已经形成。

与火电相比,水电可谓“绿色电力”。2003年至2013年间,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相当于替代燃烧标准煤2.2亿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5.8亿吨和702万吨。

“不竭能源”造福社会百姓

七月底的上海,气温不断升高,用电负荷即将进入最高峰。高峰时约占上海外来电力1/3的三峡来电将为迎峰度夏提供重要支撑。

“去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上海电网最高负荷连续九次创新高,供电形势非常紧张,三峡来电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了企业和居民用电平稳有序。”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唐跃中说。

三峡至上海输电工程是“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三峡电站为上海输送了1046.5亿千瓦时的电,相当于节约上海本地标煤用量3160.4万吨,水电为当地雾霾治理作出积极贡献。同时,拓宽了区域间电网联络通道,提高了长三角地区电网的安全可靠率。

“以前在用电高峰时,企业常常要错峰生产,居民用电压力比较紧张,现在基本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迈入水电装备制造强国

在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取向硅钢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冒着酷暑紧张生产。硅钢片是生产变压器的关键材料,当三峡工程建设急需取向硅钢时,外商曾大幅提价而且限量,国家被迫动用战略储备。

压力就是动力。2008年,一条全新的取向硅钢生产线在宝钢投产;2009年底至2010年初,向三峡工程首批供料1000吨;目前,三期投产产能已提升到30万吨,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改变了高等级取向硅钢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将每吨价格从4.5万元降至约1.5万元。

宝钢的例子是三峡工程建设提升我国水电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缩影。

从三峡电站建设之初我国缺乏相应制造能力,全靠进口,到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国成功实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国产化。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50%;右岸电站12台机组有8台是国产化机组;地下电站6台机组全部由国内企业设计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材料工业全面升级。

据统计,世界目前已投产运行的70万千瓦及以上水轮发电机组共计100台,其中我国77台,国外23台。依托三峡工程,中国水电走出了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

原标题:“不竭能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记三峡工程发挥巨大效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发电量查看更多>三峡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