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报道正文

探路“毒地”修复:湖南170万亩土壤试点“土方子”治污

2014-08-07 09:17来源:每日经济网作者:郭荣村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方子的资金成本

广州日之建土壤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周兵向记者表示,按照土壤修复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修复方式。

物理修复方式通常是换土,即将原来受到污染的土壤挖走填埋,然后换来新土,这也叫客土法;化学修复则是采用化学药剂,改变土壤成分,或者是降低土壤里重金属的活跃度,使其不再迁移;第三种方式是生物修复法,这种方式国外用得比较多,主要是种植一些能吸附重金属的作物,以达到改良土壤的功效。

显然,湖南用石灰来治理土壤重金属问题,属于化学修复法。“这种方式的可行性最高。”周兵说。

首先是资金的成本能够被接受。

长沙县农业局土肥站工作人员表示,早、晚稻生石灰的施用量是一亩50公斤,一季稻则是80公斤。而他们采购招标价是380元~390元/吨,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一年的费用大概是40元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长沙县40多万亩受污染的耕地,得以通过施用生石灰的方法来大面积治理。

而客土法或者植物吸附法,其代价远远比石灰疗法高。日本有客土法相对成功的案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富山县政府开始采用“客土法”对被镉污染的863公顷(约12945亩)农田进行修复,这项工程一共耗时33年,2012年才举行完工庆祝仪式。整个工程耗资3.4亿美元,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平均每亩修复费用超过16万元人民币(6.1627, 0.0002, 0.00%)。

植物吸附法同样不便宜,《信息时报》在一篇文章中称,据业内人士透露,即使采取较便宜的办法,如植物修复法修复土壤,每亩的修复成本也达到2万元,还需连续种植数年,总投入数额惊人。

在周兵看来,剔除价格因素外,客土法和植物吸附法在治理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方面,可行性非常差。“仅长沙县就有几十万亩的农田需要治理,这些土往哪里堆?又从哪里找来新土填充?”

而植物疗法耗时很长,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周兵看来,靠种植物去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就意味着不能种粮食,而且要耗时这么多年,肯定也难以推行。

在操作的技术性和简便性方面,石灰疗法也占有优势。上面运来石灰以后,村民直接对应每亩用量去撒就行了,人人都能操作。

上述湖南省农业厅官员表示,采取施用石灰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此前各方面都提了这样建议。“我们湖南的农业技术专家提了,农业部、财政部都提了这样的建议。这个是传统的、比较成熟的又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技术措施。”

长期关注湘江流域环保问题的湖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其他的一些治理方法,成本都很高。

石灰疗法效果待考

上述农业厅官员对记者表示,施用石灰粉能调解平衡土壤的酸碱度,降低重金属镉的活性。“效果现在还看不出来,但肯定会有效果。降低了土壤的酸碱度,对一些确实受到污染的地方,肯定会有好处。具体要看最后的结果。”

从理论上讲,含重金属的土壤呈酸性,而生石灰为碱性,施用石灰以后,确实能够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和。

湖南省农业厅官方网站上一篇名为《防治土壤镉污染四法》的文章介绍道,施用石灰的作用:镉的活性受酸碱度影响明显,pH值越高活性越弱,石灰能提高土壤中的pH值,因此能抑制镉的活性。

记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大量的实验表明,石灰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确实能起到抑制作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邵乐、郭晓方等学者于2010年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石灰及其后效对玉米吸收重金属影响的田间实例研究》的文章。

这些学者的实验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某铅锌矿废水污染的农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石灰处理和石灰后效处理均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茎叶产量,且玉米籽粒和茎叶Cd(镉)、Pb(铅)、Zn(锌)和Cu(铜)的含量均有降低,但连续石灰处理效果最佳,玉米籽粒Cd、Pb、Zn和Cu的含量远低于食品卫生标准。

广西大学农学院范稚莲等学者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石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其对水稻效应》。稍有不同的是,这次实验用的是不同浓度的石灰水溶液,而不是石灰粉。

最终的结果表明,石灰水溶液可以将土壤中的Cu、Cn和Pb等重金属淋洗出来,淋洗次数越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低。土壤中Pb的含量降幅最大,其次是Zn,最低为Cu。不过,实验也发现,石灰水溶液浓度过高或淋洗次数过多会降低水稻 发芽率和生物量,还会导致植株Pb含量升高。

陈能场认为,中国土壤酸化严重,很多土壤的pH值都在5.5以下 (pH值小于7呈酸性),施用石灰的确能提高pH值,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对作物生长有好处,甚至对病虫害的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pH值的提高能降低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总体上能降低稻米中重金属的含量。

另一方面,陈能场也提到,具体的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进入籽粒的镉主要在水稻生长的后期,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是控制镉有效性的两个最主要的因子,此时期的水分管理和耕田时的石灰改良pH值的效果能否到此时期发挥很关键。因此日本的很多研究结果认为,石灰的控镉效果变化大,只能作为辅助措施,此外真正发挥石灰的控镉效果,需要通过试验计算出要达到一定土壤pH值的石灰需要量。

陈能场还介绍说,用石灰以后,也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比如中和物质用完了,没办法持续压住酸。还有,如果继续用含有重金属的水灌溉,也会反弹。

长沙县农业局土肥站站长肖永生向记者表示,长期施石灰,也会有一些负面作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也可能杀死稻田里的一些生物。

“石灰不能长期打,最多期限是两到三年。”他说,原来计划明年和后年都要施,但具体怎么布置,现在还说不定。

对于治理效果,肖永生说,目前还没有结果,要到晚稻收获以后才会有评估出来。他还表示,其他治理方式,比如植物疗法,目前还没有考虑到。

刘帅也说,治理效果要等到秋收结束以后,要进行检测、对比,才能出结果。

相关新闻

政府重拳治理长株潭“毒地”仍有企业“不听话”超标排放

这边在治理,那边却仍在超标排放。

湖南省环保局几年前的一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总体水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

7月25日~28日,记者在湖南进行连日采访时发现,一方面国家耗费巨大精力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却仍有企业在超标排放污水。

原标题:探路“毒地”修复:湖南170万亩土壤试点“土方子”治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