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善用自然的能量 中广核坚持透明做核电

2014-08-27 08:56来源:香港经济日报关键词:核安全中广核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对公众沟通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升级,于2013年正式对外宣布,将每年的8月7日设立为中广核「公众开放体验日」,通过举办「透明的责任」公众论坛、周边公众参观体验、举行「微旅游」等活动,用透明的方法、多样的管道与社会各界沟通。

2013年,中广核以大亚湾核电基地为主场举办首届「公众开放体验日」,发布了国内核电企业首份安全发展白皮书,全面阐述了其推动核电安全发展的理念、措施和成效。

2014年中广核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主场设在东北地区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基地——大连市红沿河核电基地,中广核其他六大核电基地作为分会场联动举行,以「开放、透明、诚信」的姿态向大众介绍核电,使其了解核电安全,开展全面的核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此次活动有超过350名公众代表在各核电基地参加活动,近距离体验核电企业运营透明和过程透明。此外,国家核安全局受中广核邀请全程参与活动,并介绍了中国核安全监管情况。

中广核经营高管岳林康表示,举办「公众开放体验日」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去神秘化」,提高核电透明度;第二是听取各方意见,搭建沟通平台;第三是请大家把看到的真实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告诉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认识核电,让核电发展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审视和监督。

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单纯说教向参与和体验转变,中广核在升级公众沟通方式方面做出的探索值得中国核电企业借鉴。目前,中广核各核电基地对公众开放已经成为常态。据统计,2013年有超过6万人次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核电基地实地考察、核电论坛、研讨会和科普等相关活动。截止7月底,2014年中广核各大核电基地已共计接待3万余名公众参观。

公开透明才是提升公众接纳度的最有效方法

2012年,中广核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对核电安全、环境影响、小区发展等进行系统介绍,今年已经发布了第三份,这三份的主题均为「透明」。

核电评论网志《核电观察》曾指出,中广核在信息公开透明这项工作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定期向社会发布责任报告,不断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内容、设施、传播和教育管道,探索建立核电科普长效机制,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从核与辐射信息公开平台到「微旅游」,从社会责任报告到「公众开放体验日」,从展示企业自身的运营透明到展示核安全监管的透明,中广核在核电公众沟通方面呈现出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企业自己主动公开、主动披露,一方面邀请公众走进核电站参观体验,用所见所闻来打破对核电的神秘感;二是通过双向沟通,强调参与和互动,把公众当作有思考的独立个体予以尊重,将公众作为二次传播的主体和媒介。

中国核电发展已经重上正轨,并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国务院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2-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调整)》,提出到2020年中国核电发电容量目标为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3000万千瓦。

越贴近,越透明,越了解,越客观。在中国核电未来的发展期中,只有坦诚面向公众、公开透明才是最有效提升公众对核电项目的接纳度的方法。公众对核电的日趋关注和理性质疑,亦有望推动核电更好地朝着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在确保核安全的同时,将安全信息公开于外界,使核电变得更透明,才是争取大众认同的不二法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