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评论正文

输电线路无人机如何炼成“智能千里眼”(组图)

2014-10-09 09:26来源:亮报关键词:无人机输电线路电力检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上无人机,这些影响因素都不是事!”莱芜供电公司无人机操作手胡延亮介绍,采用无人机巡查线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对输电线路本体缺陷、通道隐患进行快速检测,特别是在各种复杂地形、恶劣气候、灾害天气下,可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现场信息,可有效地避免各种危险。尤为重要的是,无人机巡线提高了电力维护和检修的速度和效率,使许多工作能在完全带电的情况下迅速完成,比人工巡线效率高出40陪。

无人机是如何变成巡线“智能千里眼“的?浙江一家无人机制造厂商介绍,无人机上安装了稳定的可见光检测仪与成像仪等设备,可以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录像,具有高科技、高效率、不受地域影响的特点。而且,无人机还可以通过悬停、定点拍照等功能,瞬时将电力设施设备状况、线路通道等画面实时传送至地面控制台,实现前后方“零距离”协同作业。

在夜晚,无人机的火眼金睛同样也能发挥作用,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设备,可以通过温度异常变化对比值,发现隐蔽性较强的故障点,比如导线、线夹、引流线有无发热点,绝缘子、杆塔有无击穿发热等。结合传统可见光巡线,热成像巡线能顺利完成夜间输电设备故障巡检,大大提高故障点检测的准确性,为故障抢修赢得宝贵的时间。

目前应用于国家电网系统的无人机主要分为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中型无人直升机、大型无人直升机。

大中型无人直升机属于传统无人机机型,巡检范围可达到50公里,但因其与杆塔距离必须保持在70米之外,当需要进行精细巡检时,就需要使用多旋翼无人机。操作人员遥控多旋翼无人机上所携带的照相机与电脑形成无线同步连接,无人机在杆塔、导线侧面或上方行进,通过地面上的电脑画面实时观察无人机相机中的杆塔、导线情况,对输电线路各部位进行近距离观察,还可以对杆塔各部位进行拍照、录像等操作,尤其是在高山、河流、湖泊等人员不能或很难到达的地方更能大显神通。固定翼无人机具有准备时间短、飞行速度快、飞行里程长等优点,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大面积快速巡检,线路走廊巡查、灾后电网评估、线路设计勘察选址等。

由于装配有GPS定位及图传、数传通信等技术设备,目前,小型无人机也可实现“超视距”自主飞行。它可以在升空后飞离控制人员的视线,沿着电网自主飞行,并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回,监控人员在电脑上能够同步收看和操控,特别是对位于山区的线路走廊、基础、边坡情况进行空中快速勘察,及时发现线路隐患等潜在危险。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无人机也迎来了全面推广应用的新阶段。未来无人机荷载能力将越来越大,飞行时间越来越长,其稳定性也会进一步优化,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原标题:输电线路无人机如何炼成“智能千里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人机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电力检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