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兰州“治霾红利”背后的启示:火电企业深度改造

2014-10-13 09:27来源:工人日报关键词:火电企业火电除尘火电脱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每一处裸露的黄土坡和地面、每一处建筑工地的粉尘易散性的砂石、土方或废弃物,都覆盖着黑色的防尘布、防尘网,并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城区街道实行24小时洒水降尘。所有施工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就会遭遇重罚。

成功让裸露的坡面、地面和建筑工地不产生扬尘,与当地推行的“网格化”管理不无关系。

兰州正宁路社区的专干李秀莲,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新头衔——“网格长”。冬季采暖期,她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正宁路农贸市场和兰林路市场集中点火的运行情况。一天巡查4次,这4次巡查的时间全是人们准备生火取暖或做饭的时间。

李秀莲说,“自去年11月开始,实行集中点火后,市场里的空气变得清新多了。”

采暖期过后,李秀莲的任务就是监督网格内的坡面、地面和建筑工地。在兰州,有多少李秀莲一样的“网格长”,没人做过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市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后,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网格,100平方公里的市区网格纵横,而每一个网格都有若干“李秀莲”严防死守。

以白银路街道办为例,街道将所辖5个社区的区域按标准划分为32个单元网格,并建立了环保专干、楼院长、环保志愿者、辖区单位协管人员的“一网四员”。遇有烟尘或扬尘,“一网四员”马上赶到现场处置。

靠着网格化管理,兰州将抑尘、降尘的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居民、门店、单位、单位门房、工地工棚、楼院。据说,仅兰州城关区就排摸出5万处空气污染源,由“网格长”全年重点监控。

铁腕下的 “ 阵痛 ”

今年9月底,兰州市对市属及市属以下194家企业(含铸造及热加工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冬防前全部停产。

2013年初,因冬防工作落实不力,兰州市环保局原局长等一批部门一把手先后被就地免职,皋兰县忠和镇党委书记因辖区内扬尘严重被免职,因垃圾清运不及时,区环卫局长被通报批评,去年以来有55名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

研究表明,兰州大气污染属于“自生型”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占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约50%,扬尘占到约20%,机动车尾气占到约17%,低空生活污染占到约13%。

原标题:兰州“治霾红利”背后的启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除尘查看更多>火电脱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