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藏区水电“排头兵” —— 走访藏区最大水电项目两河口

2014-10-13 09:4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贾科华关键词:两河口水电站水电项目水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设高度这么高、体量这么大的土石坝,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一方面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另一方面,藏区的高原环境气候,也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雅砻江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说,例如,人员、设备的减效问题。“高原区氧气稀薄,初来乍到的人员需要时间适应,即使没有了高原反应,人员工作效率相对于平原区也会降低,平常能干100斤的工作,来到高原,也就只能干85斤。机器设备更是如此,其降效比例高达35%。”

另据雅砻江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张贵科介绍,在堆石坝坝底施工时,需要保持坝体合适的温度,不能出现结冰情况,但是在两河口这样的高寒地区,阳光只有在中午前后两三个小时能照到河谷底部,结冰问题棘手。“如果一天只有中午这几个小时施工的话,会严重影响工期,为解决这个首要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实验工作。这些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也是未来水电发展进入藏区之后将普遍面临的问题。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突破很多规范、建立很多规范,为将来藏区水电开发,在施工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两河口水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河口当初选择土石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河口地理位置偏僻,运输条件差,建设如此体量的大坝只能靠当地取材。“我国未来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将向西南地区转移,受当地藏区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制约,能够就地取材的土石坝将成为这些水电站的重要选择。两河口如此高度的土石坝的建设,将会为我国高土石坝建设积累丰富经验。”余挺介绍说。

移民:长效补偿

据了解,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全国对口支援西藏20年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而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总投资约664亿元,为前者的2.5倍。

“对于两河口工程,移民一开始是不理解的。起初是观望,有的甚至是抵触。故土难舍嘛。”做了6年移民协调工作的雅江县委副书记蒋继东说,“在这方面,最关键的是协调各方利益。经过这么多年的协调努力,现在当地老百姓已经对工程普遍拥护。”

据张鹏介绍,目前工程建设80%的物料是由当地居民负责运输的,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两河口水电站计划2021年底首台机组发电,2023年底工程竣工。在此10年建设期间,两河口水电站可为甘孜州财政增加税收收入22.5亿元,可增加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约60万人。”

甘孜州委书记胡昌升说:“以两河口水电站为核心的雅砻江中上游水电集群开发建设,将变藏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造血功能,发挥出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美丽生态幸福和谐新甘孜重要推手。”

另据了解,移民仍是当地水电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两河口水库由于是高坝大库,所以涉及到的征地移民范围大。征地移民范围涉及甘孜州雅江县、道孚县、新龙县、理塘县,“一州四县”20个乡(镇),涉及人口6000多,几乎全部为藏族。

“对移民耕地的长效补偿机制是我们两河口水电站工程的一大特色。”张鹏说,“长效补偿,简单点讲就是细水长流,电站每年都会按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给予移民一定的补偿;而不是一次性买断,以后就不管了。这有点像按揭买房和现金全款买房的差别。目前,这一机制也正在探索试点之中,对于此后藏区水电移民政策的补偿机制将具有示范意义。”

原标题:藏区水电“排头兵” —— 走访藏区最大水电项目两河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两河口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