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生物质发电不过是一场无米之炊的盛宴

2014-10-14 10:04来源:新产经杂志关键词:生物质发电发电企业国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华电国际作为一家火力发电企业,向来以控制成本见长,其在最新的年报中披露,2013年公司供电煤耗308.79克/千瓦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国内首家投资生物质发电的企业,于2007年成立华电宿州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也是在去年,江苏有媒体报道,包括华电宿州生物质发电公司在内的全部建成投产的13家生物质发电企业2012年全线亏损。

作为国电和华电国际尚且如此,国内其他生物质发电企业境况可见一斑。

恶性竞争自酿苦果

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生物质发电行业亦未能幸免制约产业发展的中国“魔咒”。

据了解,目前在包括上述华电宿州生物质发电公司在内的江苏苏北、鲁南、皖北三省交界半径不足300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20多家生物质发电项目。

记者注意到,在山东西部的聊城及河北南部的邯郸、邢台等地,亦是国内生物质发电项目较为密集区域之一,这一区域也聚集了10余家物质发电企业。

倾诉这种企业密集所带来的竞争苦果,邯郸市某生物质发电公司负责人宋强(化名)更有发言权。他告诉记者,在区域燃料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布点增多,就意味着谁的价格高,谁就能收到燃料,这样必然导致燃料收购竞争加剧,造成燃料价格不断攀升。

他告诉记者,由于竞争因素,目前,每吨秸秆收购的价格已由去年的每吨200多元上涨到今年的300多元,即便如此,企业燃料缺口依然巨大,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收购,促使企业发电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企业因此苦不堪言。

燃料价格节节攀升,甚至突破生物质发电企业承受临界点,但农民依然缺乏积极性。宋强告诉记者,在当前全民打工时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极度缺乏,再加之受天气、墒情影响,无论是夏收夏播,还是秋收秋种,农民都在抢收抢种,相当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去收集。尽管一亩地秸秆收集起来运到电厂可能卖个两三百块钱,但在收集打捆等专业设备相对缺乏的农村,也没人愿意费时费力收集这些秸秆。

除此燃料缺乏,难以满足生产外,相对于同等规模火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投资成本要高出一倍还多,而且人力等运营维护成本也高出许多。这使遭遇燃料缺口的生物质发电企业似乎更是雪上加霜,叫苦不迭。

原标题:生物质发电不过是一场无米之炊的盛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国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