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浅析中国电力自动化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2014-10-17 11:06来源:金投能源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施耐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有效提升电力自动化水平的具体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面临着关键的转型时期,现代化工业的建设需要电力配给充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了更好的帮助我国经济、社会完成转型,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电力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

1.严格规划配电网架,实现合理布局、科学建设要想真正实现电力自动化管理,提高电力自动化功效,首先应该建立起科学的配电网架,将其作为电力实现自动化的载体与基础。

一般而言,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有四种配网接线形式,其分别为树状形式、网状形式、放射状形式、环网状形式等。现阶段,我国电力实现自动化过程中,环网状接线方式运用的最为普遍。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配电网的环网化进程,将各段电网进行合理的分配、布局,最大限度的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保证各容量馈线有足够的转移能力。

2.提高领导人员对电力自动化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统筹安排工作,实现分步规划现代电力自动化网络建设及其管理,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电力建设理念及模式转变的需要,是传统配置方式向先进配置方式转变的历史性飞跃。

为此,在实现电力自动化配给过程中,必须得到相关领导人员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高层决策人员的领导,以便实现对各个部门、单位的有效调控。只有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得到了领导人的关注,

3.关注电力设备的载体功能各类机械设备是保证电力建设自动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没有了高质量的载体作为基础保证,电力自动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根本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执行。

因此,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设备的质量关,将其纳入自动化管理系统之中,正确处理好设备与管理系统之间的一体化关系。

4.优化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质量的高低,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在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主要应该关注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容灾性、数据的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每一个信息通道都能够被充分利用。

原标题:浅析中国电力自动化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自动化查看更多>智能变电站查看更多>施耐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