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冷极,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摄氏度。
为解决高寒气候会导致一些线路开关传动装置失灵无法动作,致使停电、送电和负荷切改非常困难,对电网冬季运行安全极为不利等实际问题,提高高寒地区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去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进行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经过8个月的试运行,取得了宝贵的试点经验,于今年7月24日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验收。
10月15日,内蒙古满洲里的最低气温已达到了零下10摄氏度。但今年7月通过验收的满洲里核心区配电自动化工程,为在寒冷天气的保电工作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据悉,该工程是全国首个高寒地区配电自动化试点项目。系统消缺后,现已进入为期半年的实用化阶段。此前,该项目通过8个月的试运行,在故障报警和处理、实时信息采集等方面显示出传统配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极寒保电传统配网力不从心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全市总面积73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由于满洲里地区气候寒冷且地广人稀,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5~40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达零下50摄氏度,持续十几天。一些线路开关往往因极度低温致使传动装置失灵无法动作,进而导致停电、送电和负荷切改非常困难,对电网冬季运行安全极为不利。多年来常规配电网的运行、检修和维护工作,让配电运检班的小伙子们吃尽了苦头。“单单故障巡线这一项工作,就让俺们苦不堪言。一条主干线跳闸后,为了查找故障点,从主干线到分支线全班十几号人往返几十公里的折腾,还经常无功而返。最后不得不通过逐条断开各个分支线进行合闸确定故障点的大致范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调度值班员、变电运行值班员和我们配电运检班一起忙活,几十号人被一条故障线路折腾得筋疲力尽。”今年29岁的配电运检班专工高旭洋无限感慨地说。
试点地区供电保障立竿见影
为解决高寒地区电网运行中的类似问题,完善网架结构,提高配网的总体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2013年8月,蒙东电力将首家高寒地区配网自动化样板工程锁定满洲里。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可以使配电企业在远方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系统几个部分。系统通过对终端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配网经济运行的目标。高寒地区配网自动化项目与其他地区配网自动化项目的最大区别就是系统终端设备的抗低温性能要好,至少要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目前,满洲里地区共有10千伏配电线路33条,已经有两条实现自动化“三遥”(遥信、遥测、遥控)运行,另有21条10千伏线路分别实现两遥、一遥。满洲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用几组数据表明配网自动化投运后带来的变化:10千伏线路N-1比例由86.96%提高到95.65%;供电可靠率(RS-3)由99.7417%提高到99.95%;电压合格率由98.7%提高到99.0%;中压线路联络率由65.22%提高到98%;10千伏线损率由8.81%降至7%;配电设备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其中6台环网柜及2台柱上开关实现三遥,柱上开关二遥率100%,配电变压器一遥比例100%。未来,随着试点经验的成熟和技术的完善推广,满洲里地区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7月8日,山东烟台供电公司调度人员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部署的接地故障自动处置模块,仅用43秒便将10千伏夏工线接地故障隔离,并恢复了非故障区域供电。配网接地故障给电网设备可靠运行、系统稳定性,以及人身安全带来较大风险。3月以来,烟台供电公司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创新研发配网接地故障自动处置模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7月9日,国网张家口市万全区供电公司组织万全镇供电所对10千伏北新屯534线路开展自动化开关安装作业,9台“三遥”智能开关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智能开关就像电网的‘急诊医生’。”分公司运检部负责人形象比喻道,“当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设备可在毫秒级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点电源,同步向配电
截至7月4日,黑龙江七台河供电公司部署的无人机机巢已覆盖主城区配网线路36条,总长度超过237千米,实现七台河市主城区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基于“无人机机巢+配网自动化系统”协同巡检模式,运维人员登录“无人机智能巡检管控平台”,发布预设的无人机巡检作业计划,即可远程操控机巢内无人机起
7月7日,河南许昌供电公司完成新型配电系统自愈示范区建设,自愈示范区内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级差保护+馈线自动化”方式自动切断故障电流,快速实现故障判断、定位及故障区最小化隔离和非故障区最大化复电,有效缩减故障处理时长。新型配电系统自愈示范区位于许昌市老城区核心区域的文峰路西—
7月5日,由山西太原供电公司主导研发的配网故障主动防御功能模块成功预警北格站A母线10千伏流涧线某支线7号杆故障指示器以下区段的绝缘击穿故障。该模块不仅准确判断绝缘劣化程度,还精确定位出隐患区间。属地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接到预警工单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带电作业方式处置了故障。5月底,太原
近年来,江苏无锡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大幅提高,目前无锡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规模已超2.5万台。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这些自动化终端的后备电源易出现鼓包、漏液等问题。以往,无锡供电公司对后备电源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难以满足配网设备智能化、精细化运维的需求。2024年2月,无锡供电公司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东西人才帮扶的工作部署,应国网西藏电力邀请,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组织由电科院、技培中心以及部分地市供电公司组成的专家团队,赴国网拉萨供电公司举办配电自动化专项培训,连接着江苏与西藏的电力发展之路,为提升西藏配电自动化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发
编者按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县域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一县一特色,一地一答卷。在提升供电可靠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工作中,县级供电企业立足当地实际,本着“抓就抓实干就干好”的原则,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独具特色的“县域智慧”。这些源于实践、服务人民
近日,由国网宁夏经研院牵头的国家电网企业标准“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国网经研院及国网河南电力、国网福建电力等多家网省公司配网专家参与,启动会上就如何量化分析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现状、制定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支撑“十五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