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页岩气商业开发 中石化何以领跑?

2014-10-22 11:57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陈丹江关键词:页岩气开发中石化页岩气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截至9月31日,焦页1井已经连续生产了671天,累计出产4353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焦页6-2井生产了366天,成为中国第一口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井。”10月18日,中石化集团党组成员、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首次发声,介绍了中石化开发页岩气涪陵区块的相关情况。截至今年9月,涪陵页岩气田累计开钻127口,完井85口,投产35口井,日销售330万立方米,累计产气8.29亿立方米,销售气量7.92亿立方米。

涪陵页岩气区块开采是我国首次商业化开发页岩气。根据规划,2015年这一地区要形成年产5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生产基地。该区块的页岩气开发为何能走在行业前列?中国化工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除了优势的地质资源外,坚持“科学开采、环保优先、民营助力”3项措施,促进提速提效,是中石化开发涪陵页岩气成功的关键因素。

科学开采降本提效

中石化涪陵焦石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在开发过程中,中石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均取得突出的进展。

“随着经验的积累,钻井技术在进步,成本也大幅度下降。我们现在分钻压裂技术做得非常好,完全掌握水平钻的分段压裂这套工艺,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在压裂车组、桥塞、连续油管等方面,我们也形成了一些新技术。”王志刚说。

江汉油田井下测试公司西南分公司经理韩家新介绍说,涪陵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普遍采用“井工厂”模式,提高压裂作业的工作效率。常规压裂作业为10台左右中型压裂车对一口井进行压裂作业,“井工厂”模式即采用多台大型压裂车编组对同处于一个井场上的多口井进行同时压裂。目前,焦页-9、焦页-3都是采用这种“井工厂”压裂模式进行作业,工期比单井分开压裂平均减少30天。

“我们在现场开采过程中坚持创新管理方式,频频创造和刷新焦石工区施工纪录。”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钻井项目部艾经理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油气田开采的大部分成本都在钻井阶段,涪陵焦石页岩气的单井造价在亿元左右,对此,中石化江汉油田公司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经济实用技术配套研究,努力降低钻井投资。同时,在焦石工区,该公司钻井队伍将生产流程分解成多个节点,为每口井制定了《施工节点进度及对标情况动态表》,让各钻井队明晰各施工节点的工作重点与提速目标。一年多来,江汉油田公司在焦石页岩气的钻井平均周期由最初的103天下降到目前的67天,钻井时间缩短一天,节约费用10万元以上,仅通过提高钻井速度一项,公司在焦石页岩气项目上平均节约钻井成本3000多万元。”

民营助力独具优势

涪陵页岩气区块虽然是中石化所属区块,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中石化并没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精神和中石化此前的承诺,鼓励并吸纳民营企业参与开发。一龙恒业、山东杰瑞、百勤石油等一批民营油服公司在完井压裂、连续油管作业、泵送桥塞等作业中都表现抢眼。事实证明,合理引进民营公司的举措是明智的。

原标题:页岩气商业开发,中石化何以领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页岩气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