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绿色核电蓄能待发 公众不必谈之色变

2014-11-10 15:33来源:中国改革报关键词:绿色核电核电安全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核电大国,我国从未发生影响环境或者公众健康的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郭承站近日表示,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整整60年,我国民用核能开发利用30年。30年来,我国从未发生过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故,这主要在于我国逐步完善并严格执行了一套核安全监管制度。他同时表示,《核安全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起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近日,环保部召开核电话题专家解读会,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和核安全领域专家向媒体介绍了我国核电安全管理情况。

监管制度确保安全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根据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我国在用和废弃放射源总数量超过20万枚,并且仍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此外还有射线装置12万多台,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核电大国。

在大气污染频发的当下,大力发展核电是明智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认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又是能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潘自强表示,“核电厂本身不排放SO2、PM等大气污染物,核电链是对环境影响极小的清洁能源。”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核电发电小时数7893小时,远高于火电5012小时、水电3318小时、风能2080小时和太阳能1650小时;经济性好,发电成本仅高于大型水电,与煤电成本相当,远小于天然气、风电和光伏发电。

但是,核电安全问题始终未离开人们的视线。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内地核电项目暂停核准,主要是因为引发了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而如今,传统能源结构所引发的雾霾日益严重,传统能源目前所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重启核电被提上日程。

对此,郭承站表示,我国民用核能开发利用30年来,从未发生过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其中关键在于逐步完善并严格执行了一套核安全监管制度。

郭承站表示,国家核安全局是我国核安全的监管部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对核安全监管机构进行了改革,设立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家核安全局的决策咨询机构,国家核安全局指导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管机构开展放射源安全监管和辐射环境监测等工作。

同时,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站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分阶段的监管,分别对选址、设计、建造、运行、退役等不同阶段进行审评;国家核安全局六个地区监督站对核电站的建造质量、设备制造质量、人员资质、运行安全和环境影响等进行监督。

据悉,国家核安全局拟于近期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阐明对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立场,阐述良好核安全文化的8项特性。

“核电链是安全的工业。”潘自强说。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一些核事故后,他强调,核电链发生事故的几率是很小的,即使发生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这样的灾难性核事故,从整体上看,也没有改变“核电是清洁、安全的能源”的结论。

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赵永康介绍说,通过近3年来的工作,国家核电安全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不管是在运的20台机组,还是在建的28台机组,安全性均有大幅提升。

赵永康强调,所有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适时吸收的剂量率均在当地天然本地水平涨落范围内。尤其是核电厂外围气溶胶、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各种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历年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均在当地的天然本底水平涨落范围内,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原标题:绿色核电蓄能待发 公众不必谈之色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核电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