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智能电网如何“安全”先行?

2014-11-12 09:19来源:电气中国杂志作者:贾志佳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大规模停电会给社会和居民生活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在2003年8月,美国的东北部和中西部,以及加拿大东南部的部分地区遭受了一次电力中断。这次电力中断影响到了美国和加拿大销售业和制造业,估计经济损失均在40亿~100亿美元之间。而在国内,也曾发生过大停电事故。1972年7月27日,我国湖北省发生大停电事故,国家经济命脉之一的武汉钢铁厂险些全部报废。周总理在批示中痛心地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武钢几乎毁于一旦,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2005年9月26日凌晨1时,罕见强台风“达维”对海南全省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系统全面瓦解,引发罕见的全省范围大面积停电,全岛一片漆黑。

在2002年,slammer蠕虫病毒入侵了俄亥俄州核电站,导致安全监控系统的崩溃。保护电厂的防火墙封锁了slammer传播使用的端口;但是,链接Davis-Besse公司网络和Davis-Besse承包商的一根T1线是开放的。Slammer蠕虫先感染承包商的网络,然后通过T1线旁路防火墙传播给Davis-Besse公司的网络。Davis-Besse公司再传染给电厂网络,导致冷却系统,核心温度传感器以及外部辐射传感器的监控系统崩溃。幸好发电厂还有备份的模拟系统可以使用,直到系统修复。美国一个联邦调查机构发出警告,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一个人,只需要一部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有可能造成一个大面积区域的电力故障”。这些消息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业内人士对供电企业最核心的运行系统(通常指调度自动化系统中SCADA,既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安全状况的广泛关注。

芯片还需国产化

“棱镜”事件只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2013年,腾达、TP-link多款路由器被曝光存在后门漏洞。攻击者可以远程获取root权限,完全控制路由器,所有通过路由器的流量都可以被截取或被监听,攻击者还可以伪造DNS、设置钓鱼页面。由此可见,小小的路由器对用户是多么的重要。思科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这些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后门漏洞,我们无法知道。计算机硬件方面,我们使用的CPU英特尔、AMD。操作系统方面,我们广泛使用产品,如PC端的Windows、MACOS,手机端的Android、IOS、windowsPhone。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目前对外国是有严重依赖的,外国完全有能力对我们进行部分甚至是完全的网络控制。今年5月份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出一则重要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8操作系统。” 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凸显出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一个普通的计算机芯片,至少由300万~400万个甚至更多晶体管构成。至于每个晶体管具体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实际功能都难以查清楚,所以芯片中就比较容易设置大量“后门”。外国大公司在芯片出口之前,一般都会把一个特别口令留给国防部。一旦两国兵戎相见,一个口令就可能将敌国系统瘫痪。印度半导体协会总裁POOMIMA SHENOY说:“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国产芯片设计十分重要。”

原标题:智能电网“安全”先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能电表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