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零的突破——秦山一期核电站的建设

2014-11-17 17:01来源:中核集团作者:张银林关键词:秦山核电站核电项目核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全运行表明具备运行管理核电站的能力

成功的建设需要有成功的管理运行来延续。如何管理运行好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核电站,这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儿。秦山核电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吸取国外核电站的先进经验,加强电站日常管理和核安全文化建设,花大力气培养核电站运行和检修人员,顺利地完成了电站换料大修任务,电站的运行水平逐年提高,一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从1993年的55.5天增加到2001年的331天。2003年,电站安全运行又创造了443天的纪录。

为实现良好的安全运行,秦山核电公司从一开始便积极借鉴国外核电站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参与国内外同行的技术交流,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生产运行管理水平。12年来,按照核安全法规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结合秦山核电站的具体情况,制定了200多项管理制度并逐年进行完善,质保、辐射防护、环境监测等10个管理大纲都明确规定了管理目的、原则、要求程序、组织和指挥体系、职责分工等。2001年,秦山核电公司对生产部门进行机构调整,强化了生产计划控制和电站设备的系统化管理,突出了核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作用,并采取自我评审和纠正行动,即电厂管理层支持员工形成疑问的态度,鼓励员工发现和报告需要改进的领域,使公司的绩效紧跟国际步伐,及时发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秦山核电公司强化以核安全文化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几年的打造,培养出了一支视安全为生命的员工队伍,并体现在人人遵守的《秦山核电公司安全与质量政策声明》之中,成为电站不断取得良好运行业绩的基石。从1994年开始,秦山核电公司先后多次举办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核安全文化培训班、学习班、讲座等,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来公司培训、授课,灌输核安全文化知识,提高了高级管理人员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分期分批选派生产和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赴国外核电站学习考察。公司还坚持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如“安康杯”竞赛、“百日安全”活动等。在秦山核电公司,生产部门强调“三级风险控制”管理,坚持持证上岗、“两票三制”的制度;生产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停、二思、三查、四审”的工作原则。这些与经验反馈、事故(事件)分析制度共同组成了安全生产的有机网络,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秦山核电公司坚持执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做到把核电安全放在首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一切服从安全,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如1997年4月第三次停堆换料大修结束后,连续进行了4次一回路主系统水压试验,直到合格为止。1997年10月27日,公司发现化容系统有一个上充止回阀泄漏,虽主系统的泄漏率未超过技术规格书规定的限值,但公司领导决定,立即按技术规格书的有关规定进行修复。

秦山核电站的良好运行业绩与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分不开的。秦山核电公司建立并实施了电站中长期更新改造计划,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自1991年12月机组投入运行、特别是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公司对电厂系统、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截至2003年11月30日,共进行了1458项有记录的改造,保证了机组满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