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进退之间——中国煤制天然气再认识

2014-11-27 11:30来源:《能源评论》杂志关键词:煤制天然气大唐国际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张”与“驰”

站在煤制天然气发展的这个关键时点上,我们回顾一下2008年以来,历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给煤制天然气发展定的调子——“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现在来看,“适度”二字依然精准。落实到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实来看,就是张弛有道,既不能盲目投资,也不能停滞不前。

从“张”的方面来讲,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要宽容地看待煤制天然气这样一个新兴产业,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要一棍子打死。哪个新生事物产业化的初期不出问题的?投资者现阶段既不能盲目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也要坚持长远目光,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和改进,从而促进煤制天然气这个新兴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客观评价煤制气的转化效率,现阶段煤制天然气能源转化效率普遍达到了56.5%的水平,高于煤制甲醇(54%),也远高于煤直接液化(40.5%)、燃煤超临界发电(45%)。现在还有一种观点是:煤制天然气既然具有战略意义,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技术储备不是写成教科书存到图书馆里就可以实现的,还是要通过适度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技术进步的问题。

从“驰”的方面来讲,煤制天然气发展要稳住步子,成熟一个上马一个,不盲目扩张。站在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把握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度”,总体谋划项目布局。对于这个“度”的衡量,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由于国内天然气巨大的市场需求,天然气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由此持续攀升的对外依存度将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必须在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同时,努力提高国内有效供给,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确定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下限。第二,也要看到煤制天然气所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结合我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确定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上限。

结合我国市场空间、水资源保护、环境容量、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以及国产和进口天然气资源数量,煤制天然气项目应因地制宜,适度发展,远景发展规模以800亿立方米左右为宜。而从整个国家和行业发展层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快制定煤制气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政策方向上,政府绝不能摇摆不定。从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明确鼓励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其次,要兼顾环境承载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从重点地区和行业发展两个层面做好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从重点地区角度,要在考虑当地煤炭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提高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建设规模,并要求各地统筹规划,合理进行生产用水的处理和回用,尽量降低项目的水耗,缓解水资源供应的压力。在行业发展角度,要认真扎实做好行业调研,深入内蒙古、新疆等煤制天然气初步发展的地区,针对行业发展存在的瓶颈、生产技术难题、产生的环境问题等,切实做好现状和发展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业发展规划。

最后,大力推进煤制天然气关键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以煤制天然气关键技术来说,当前企业按照传统生产理念认为要用劣质褐煤去作原料来制备天然气,并且采用鲁奇炉进行气化,从而产生了污染严重、鲁奇炉腐蚀等问题。企业要传遍传统的生产理念,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进行技术攻关,让新技术在煤制天然气生产实际中不断加以检验,可以选用烟煤作为原料煤,并采用合理的煤资源和煤气化(000968,股吧)方法(如褐煤制浆法、气流床气化法),在煤制天然气产业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技术优化,使得新技术不只是形成了技术储备,而是在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中不断进步,最终尽量减少煤制天然气的污染,使得煤制天然气工业站稳脚跟。

我国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煤制天然气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而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又必须在规范有序的发展路径上实现技术、效益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煤制天然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后面还有更多我们没有预见到的惊喜。

(本文由本刊编委丛威,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博士吕明特约执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大唐国际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