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4-11-27 11:5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力发电风电项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二)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中美两国元首均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2013年两次会晤中就加强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以及氢氟碳化物(HFCs)问题形成重要共识,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建立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确定在五个领域开展合作。2013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举行了两国元首特别代表共同主的气候变化特别会议,召开了中美两国气候变化专家对话,深化了两国气候变化政策和双边务实合作的交流。通过利用包括《蒙特利尔议定书》专场和机制在内的多边方式削减氢氟碳化物,落实中美两国领导共识。2014年3月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期间,两国元首举行会晤并就继续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与合作、推进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框架下务实合作达成共识。7月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举行了气候变化问题特别联合会议,并核准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中英、中德、中韩等气候变化工作组双边会议,推动有关框架协议签署和项目合作。通过中美、中欧、中澳等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双边磋商,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相关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继续执行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和瑞士大使馆合作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和“中德气候变化项目”、“中意气候变化合作计划”等已有双边合作项目;与丹麦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丹麦王国能源、气候和建筑部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效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气候变化部长对话机制;开展中欧碳排放交易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加强中欧在低碳城镇、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务实合作;召开中澳气候变化第三次部长级对话、中澳气候变化论坛,就双方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沟通和磋商;开展中国和新西兰双边对话活动,就国际谈判和双边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开展中法、中美专家对话。
中国参加了经济大国能源与气候论坛领导人代表会议、彼得斯堡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会、华沙会议部长级预备会等一系列气候变化相关的对话和磋商,积极就气候变化开展多边交流。
(三)深化南南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卫星监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业抗旱技术、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沙漠化防治、生态保护等领域加强与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地区有关国家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援助了182个应对气候变化类项目。根据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中国政府提出的在2011-2013年安排2亿元人民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要求,2013年与乌干达、多米尼克、乍得、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等9个发展中国家有关部门签订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物资赠送的谅解备忘录》,累计赠送节能灯30多万盏、节能空调2000多台、太阳能路灯4000余套、太阳能发电系统6000多套、车载式卫星数据接受处理应用系统一套,并派驻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支持。2014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2015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把每年的资金支持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并捐赠600万美元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举办了28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政策与行动研讨会、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研修班,总计培训了来自114个发展中国家的千余名应对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继续加强“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等磋商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研究,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通过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落实2012年东亚峰会倡议中关于“建立东亚应对气候变化区域研究与合作中心”筹备等,积极开展区域性对话与交流,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智库之间的交流。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启动了中国-加纳/中国-赞比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促进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七、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
2013年以来,中国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在当前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
(一)积极参与公约下谈判进程
中国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本框架的国际气候制度,坚持公约框架下的多边谈判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中国一贯积极建设性参与谈判,在公平合理、务实有效和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谈判取得进展,不断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2013年,中国继续积极参与联合国进程下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全面参与华沙会议下各议题磋商,积极引导谈判走向,推动会议取得成功。在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下,通过了进一步推进德班平台的决定,为2015年如期达成协议奠定基础,并围绕落实巴厘路线图成果做出相关安排,在发展中国家关切的资金、损失和损害、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中国代表团在华沙会议期间创新传媒表达方式,举办多场形式新颖的“中国角”边会活动,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相关成就和政策,全面展现积极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1×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1×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业主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
3月28日,六盘山电厂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1号钢结构间冷塔首层钢架成功合拢,标志着国内首个双曲线单层网壳空冷塔建设取得了关键进展,为高效清洁能源机组投运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国内领先的钢结构间冷塔工程,该项目以“高效超超临界”技术为核心,采用“一机一塔”配置,单塔总高度
华能河北分公司-上安电厂2×660MW等容量替代热电联产工程可研报告审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3-2-515)项目所在地区:河北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河北分公司-上安电厂2×660MW等容量替代热电联产工程可研报告审查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3月26日,华能彭州燃机项目汽机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一次成功;3月27日,燃机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一次成功。两台关键设备的成功就位,标志着华能彭州燃机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为奋进年度投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彭州燃机项目本期2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是四川省重点能源项目、成都首个燃气
“3、2、1,成功!”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响起,3月30日凌晨5时18分,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集团公司又一台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投入了商业运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周伟、总工程师方世清,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焦殿志、副总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3月28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8×660MW#x2B;2×600MW#x2B;2×500MW项目开工、投产等。【开工】新疆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约173亿元,占地规模达114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新疆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约173亿元,占地规模达114公顷,建设周期预计为38个月。项目规
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国能保定发电有限公司蠡县热电联产项目一期2×350MW机组新建项目水岛EPC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国能保定发电有限公司蠡县热电联产项目一期2×350MW机组新建项目水岛EPC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2727,招标人为
3月27日17时18分,华能南山电厂5号燃气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伴随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南山电厂2台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扩建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是华能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
近日,中国能建东北院成功中标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台660兆瓦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项目。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在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一期2台300兆瓦机组扩建端规划场地,建设1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该项目与丹东东港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配套绿色海洋经济产业园、海上风电
3月25日凌晨,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河北陡河热电工程项目1号机组锅炉点火一次成功,为后续吹管及整套启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始建于1973年,先后经历了震后重建和扩建,到1987年全部建成投产,是当时全国最大火力发电厂。本次拆除1-4号机组,在原厂址上建设2×66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宁夏石嘴山市发改委公布《关于石嘴山市2025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拟推荐项目公示》。根据公示,石嘴山市2025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拟推荐项目为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盐池惠安堡1000MW风光同场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马关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金城林场项目市场化优选投资主体结果公示。根据公示,拟确定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作为马关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金城林场项目投资开发主体。2月19日,云南马关县发布“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金城林场项目市场化配置公告指出,马关县“千乡万村驭
1、600MW!大唐再启动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前期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建设规模400MW;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建设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的作用愈加重要,据《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30年新能源新能源累计达到25-30亿千瓦。2060年,预计风电装机29.5-34.6亿千瓦。作为“十五五”的蓄力之年,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动态频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了年初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28日,中国电建重庆工程公司湖南衡阳祁东凤仪100兆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5.XMW(陆上)采购项目入围公示,明阳智能中标。据悉,祁东县凤仪风电场监理项目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境内,主要涉及凤歧坪乡、蒋家桥镇。本项目拟安装22台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为115m,项目总装
2025年3月,国家电投天门岳口、佛子山镇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和国家电投天门干驿、皂市镇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相继取得天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标志着天门农村能源革命项目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为加快天门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国家电投湖北公司表示,为加快项
内蒙古能源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实验实证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配套箱变)及附属设备采购(标段一:11万千瓦)、(标段二:11万千瓦)、(标段三:11万千瓦)招标公告
3月28日,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48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运达股份中标330MW,远景能源中标150MW。
3月28日,华能吉林通榆春风风电等8个风电项目共计870MW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预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分为2个标段,规模总计870MW,单机容量6.25MW-10MW。华能吉林通榆春风风电等8个风电项目共计870MW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预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3-1-256-01、02)1.招标
3月26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阳府办〔2025〕3号)》。《通知》显示,2025年阳江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68项,总投资286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3.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9项,续建项目57项,新开工项目82项。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预备项目128
曾经,华电宁安风水山风电项目作为全国首个批量使用10MW机组的陆上风电项目,一举创下全国陆上最大容量商业化风机新纪录,自此拉开了陆上风电大兆瓦规模化时代的序幕。如今,备受关注的宁安风水山风电项目再次迎来重大里程碑——连续60日无故障运行,为10MW陆上机组规模化的未来注入“定心剂”。华电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低碳化。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17.9%,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5.3%。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0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我部按惯例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在2023年10月27日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年度报告》介绍了2022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进展,总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10月27日发布。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五个方面。《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以及为推动应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度报告》)。《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度报告》)。《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先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先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76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约8.01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