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描绘中国“智能电网”蓝图

2014-12-10 08:53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史俊斌 纪梦然关键词:智能电网特高压直流输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心组建伊始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始了自主研发、联合攻关之路。双方采取“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研发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2006年,成功研制国内首支百万伏油纸变压器套管,产品于2007年6月带电运行于武汉特高压试验基地;2007年成功研制“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用1100kV电抗器套管,可完全替代进口,申请国内专利2项,修订国家标准2项;2010年,西电集团投资近5个亿,组建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压套管制造公司,干式套管开始走向产业化。近三年间,校企合作先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kV、±90kV、±150kV、±320kV干式直流穿墙套管;±186kV、±200KV、±500kV干式换流变套管;550kV及以下级各类干式变压器套管;126kV、252kV、363kV干式油-SF6套管、油-油套管等,部分产品已经挂网运行且状态良好。

中心培育组建阶段取得的科技成果,已陆续在企业中示范应用。结合在研国家科研项目,中心联合研究团队在特高压直流套管、直流电缆、直流转换开关、高压DC-DC变换装置、分频风电、海上风电、直流装备外绝缘、直流系统运行与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以西安交大荣命哲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高压直流短路电流开断机理及其应用基础”获得“973”计划2015年度项目立项资助。

与此同时,中心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效果,有效推动了我国先进直流电力技术及装备研究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有力提升了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并通过与相关国外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形成了国际化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培育组建以来,中心新增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973项目)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 个,吸引“千人计划”学者5 人,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4 项。

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直流电力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荣命哲教授谈到中心远期目标和使命时说到:我们将致力于实现我国在先进直流电力技术及装备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世界电力技术及装备研发的引领和示范;加速推进我国电力技术及装备向高端先进直流电力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顺利转型,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推进的创新型国家战略做出贡献。

荣命哲教授这样描绘2020至2030年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网就好比是高速公路,有多个出口,这就改变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向高压直流电力输送方式,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的灵活性,并能有效缓解我国输电走廊紧缺的问题。而区域的智能化直流电网就好比是绕城高速,实现电力需求侧响应、分布式能源、储能与电网的有机融合,实现覆盖城乡的能源、电力、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原标题:绘就祖国智能电网蓝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直流输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