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细数能源行业的契机

2014-12-17 09:21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陈克迁关键词:新能源一带一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将为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很多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8277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2%,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2015年,国家将继续向新能源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等政策优惠,新能源开发和利用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明显提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节能环保被赋予了大量篇幅,可见我国在此方面的压力之大、决心之强。“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压力的进一步增大,绿色、低碳将继续作为电力工业的显著特点和宗旨,贯穿“十二五”电力发展之中。

“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出色并超额完成小火电关停目标,为全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阶段性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今后电力工业减排空间将逐步缩小,节能减排难度加大。走绿色、低碳电力道路,一方面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推进电价、电力体制等多项改革,并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多方面、多角度谋求电力工业的变革、发展之路。

电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产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新能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转化为电力,是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最主要的方式。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远离负荷中心,需要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外送;同时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发电出力波动起伏较大,给电网调峰调频、无功调压、电能质量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智能电网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自动化、储能、运行控制和调度技术,具有抗冲击能力、故障自愈能力,能够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系统安全稳定问题,有效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因此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解决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输送就显得迫在眉睫。

原标题:“十二五”收官之年:看2015年新常态下的能源注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