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项目正文

云南环保厅拟审批13个电力项目(风电10个 水电3个)环评文件(名单)

2015-01-22 14:53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项目电力项目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了解到,2014年12.23-31日云南省环保厅拟审批13个电力项目(风电10个、水电3个)环评文件,以下为13个电力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飞尺角风电场工程

建设地点: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

建设单位:大唐丘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机构: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飞尺角风电场是大龙山风电场总体规划中的第三期工程,为《云南省风电规划报告(2011年)》中的新增项目,也是云发改能源〔2014〕250号文中“省发展改革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风电项目”之一。飞尺角风电场区位于文山州丘北县西南面,位于规划大龙山风电场的西南方向,海拔在1910m~2080m。拟布置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机24台,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8MW,估算风电场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0170万kW•h,年平均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约为2119h,容量系数约为0.24,工程静态总投资41882.62万元,工期12个月。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影响:主要生态影响为占地,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貌53.21hm2,其中永久征地14.76hm2,临时征地38.45hm2,对地表形态、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占用动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和施工期机械噪声、爆破噪声影响动物繁殖、觅食等。工程区不涉秋季鸟类迁徙通道,运行期对鸟类影响不大。 (2)水土流失:项目土石方开挖52.72万m3,将新增水土流失.新增水土流失量中场内道路区最大,其次是存弃渣场区。 (3)声环境影响:道路施工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50m,夜间28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风机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离施工场地50m,夜间在10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距离200m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运行期距离风机300m外,敏感点的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本工程道路及风机施工区周边居民点均在334.4m范围外,一般工况下工程施工及风机运行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4)水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动植物油,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冲洗废水,废水排放量很小,且排放具有间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但泥沙悬浮物含量较大,pH值偏高。 (5)大气环境影响:施工开挖、交通运输和物料运输堆放在强风速影响下将产生大量扬尘。 (6)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弃渣堆放将占用土地、破坏原地貌、破坏植被和地表组成物;弃渣属人工塑造的松堆积体,若不采取适当的护坡、排水等防护措施,容易造成渣体冲刷、滑落和坍塌,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风电场施工期间将产生19.75t生活垃圾,垃圾中有机物容易腐烂,会发出恶臭,特别在高温季节,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将为蚊子、苍蝇和鼠类的孳生提供场所,甚至传播疾病,影响人群健康。垃圾中有害物质可能随尘粒飘入大气,或经雨水淋溶污染土壤和水环境。 (7)景观的影响:风电场建设对景观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风电施工的初期,因场内公路建设、运行、场址挖填平整、弃渣、塔基开挖等均在风力最大的山脊地带,在大风作用下容易产生扬尘污染。风电场区开挖会使附近居民视野范围内形成明显的开挖裸露面,造成视觉景观的破坏,可在运行期通过绿化措施补救。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界限,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杜绝肆意毁坏林地、伤害动物的行为,避免在动物繁殖季节施工,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区进行覆土和植被恢复。 (2)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等综合治理方式,使工程区水土流失量及强度减至最小。 (3)噪声防治措施:避免在人群休息时间施工、爆破、运输等,减轻声环境影响。 (4)水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动植物油,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冲洗废水,废水排放量很小,且排放具有间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但泥沙悬浮物含量较大,pH值偏高。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设置临时沉淀池处理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冲洗废水;施工场地设置旱厕进行处理;运行期生活污水依托一期大龙山风电场污水处理系统。 (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可采取洒水降尘、减小开挖面、恢复植被、临时弃渣覆盖等措施加以减免。 (6)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收集后尽可能回收利用,有机垃圾堆肥用作场区绿化肥料,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统一收集,运至附近的渣场进行填埋;运行期生活垃圾纳入一期大龙山风电场运行管理。 (7)景观保护措施:优化施工总体布置,减少施工占地,占地区必须结合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及时做好覆盖和植被恢复工作,对施工大气污染的防治上,主要是采用低尘湿法作业、巡回洒水、加强裸地的覆盖等。

公众参与情况:

本工程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和回收团体问卷17份,个人问卷105份;被调查团体单位均支持项目建设,绝大部分群众支持项目建设,仅0.95%群众表示无所谓,没有明确的反对意见,表明项目涉及的各级政府及当地群众对该项目是持认可态度的;就该项目的消息普及率来看,所有的被调查单位和团体均表示听说过本项目,有97.14%的个人在调查前就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本项目,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公众知晓度;就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来看,99.05%的被调查单位和团体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仅0.95%的被调查群众表示没有促进作用,9.86%的被调查群众表示有不利影响。被调查单位团体和公众总体认为工程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水土流失及电磁辐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项目查看更多>电力项目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