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行业】核安全文化涉及的范围有多大?

2015-01-28 15:09来源:中核集团关键词:核安全核电站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安全文化涉及的范围有多大?笔者认为既然已经谈到“文化”这一概念,那么对其范围的界定就不能轻率而论。退一步来讲,核安全文化是否具有边界?我们也许可以从几个具体实例中找到答案。

实例一:

每一个核电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证,我们经常将其用绳带挂在脖颈处,这样就可以方便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安保工作的查看。

每一个工作牌上都有的缓冲带设计是我们要探究的重点。挂带工作证件在工业现场是否会带来风险?一旦证件被卷入旋转机械或升降装置中,工作人员势必会被一同拖入危险之中。但挂带的缓冲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挂带上出现强力拉伸时,带有弹性的缓冲带首先会拉伸形变,外部拉力继续增加时,缓冲带会在中间断裂,从而避免工作人员陷入危险。

核电的防护,可以武装到牙齿,也能防护到毛孔。一个无人在意的细节,恰恰能巧妙地诠释核安全文化的细致入微。

实例二:

核电工作者中近视人群的比例较大,同大多数一线工作者一样,笔者的眼镜常会被现场的油污、灰尘弄脏而不便清洗。因此大多数核电站的办公室内都配有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将不再占用工程师们过多的时间。日积月累,工作效率从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也无形中节约了人力成本。

安全在于预防和防护,在核电领域还包括了另一方面:高效。这看似远离了安全的概念,实际上却是保障安全的牢固防线,让风险无机可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