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疑问:全球一张网是狂想还是构想?

2015-02-06 08:57来源:新浪财经作者:张树伟关键词: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刘振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疑问之三:未来真的可行么?

当然,以上的疑问都是从今天的观点出发的,也就是基于今天的技术特性与能力。但是,无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者是着眼于长远的未来,而非当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考虑技术上是否存在突变的可能,或者当前是否有技术萌芽正在成长可以支撑未来这一宏伟构想。

可以依赖的技术有哪些呢?比如超导,虽然常温超导很难以想象,成本昂贵,但是毕竟在一点一点进步,假如实现了常温超导,传输电力完全没有损耗了,那么扩大电网范围是否可能?

应该讲完全有可能。但是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经臻于成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出现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线路的技术又早已是成熟技术,投资成本下降的潜力可以说几乎是零,更不存在技术颠覆式突破的想象空间。因此,基本可以判断,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距离电网传输都是缺乏竞争优势的。

按照常理,作为一个企业,更加需要关注眼前与近中期的业务与机会。但是,以“连接北极与赤道”而言的互联电网,显然不在这个范畴。那么,电网公司为什么还要这么说?是无知吗?这不可能,因为电网的专业从业者不可能不知道电力输送的特点,他们的专业能力绝对令人信服,不会怀疑。是拥有资源、权力与信息优势者的傲慢吗?

笔者无意对一个企业的行为做更多的动机层面的分析,这属于置疑动机的想法,有“阴谋论”之嫌,也超过了笔者的能力。但是,也许我们需要思考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是什么样的扭曲的激励,或者缺乏必要的激励,造成了一个垄断企业如此的行为选择逻辑。

最后插一段,作为一个信息与比较参考,呈现给读者思考。2015年1月20日,德国(面积比京津冀略大,人口少一些的“国”)能源工业年度大会在柏林召开。各大能源企业纷纷表示德国电力市场亟需改革,经济、能源部门的政府官员就电力市场容量市场的问题阐述了基本立场。其中,经济部门的官员明确否认了目前化石能源电厂不赚钱跟可再生能源间的因果关系,否定了引入容量市场补贴传统化石能源的必要性。他特别强调:任何改变必须考虑到德国的邻国影响,德国应避免为别国的系统充足与安全性问题付钱。

(本文作者介绍:卓尔德(北京)环境研究与咨询首席能源经济师。)

原标题:全球一张网是狂想还是构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刘振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