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报道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集体智慧 市民参与是关键

2015-02-10 10:16来源:中国测控网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空间智能移动终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提到智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幅自己理想中智慧城市的场景,比如:要等的公交车还有多远,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知道;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情况;在超市里,推着满载的购物车通过感应器,购物账单自行打印,不需逐一扫描条码……

而在一本以“智慧城市”为名的书中,作者安东尼˙汤森博士想告诉大家,智慧城市可不仅仅是这些。

溯源历史与展望未来同样重要,在思考明日的城市将走向何方时,汤森博士首先回顾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几个断面。无论是20世纪初英国建造的水晶宫,还是普赖斯“会思考的建筑”,乃至如今基于云计算和可视化的韩国松岛“U-City”,人类都在不断地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影响和改变城市空间微环境。历史的脉络中,科技往往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史就伴随着人类技术发展史。

如今,在城市占据人类文明的绝对主导地位、必然走向更加庞大复杂的未来时,对城市问题的忧虑和对城市未来的不确定也引发了更高的诉求,即整个城市乃至更大区域的全面智慧化。当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生命的进化和进步,城市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演进为更加智慧的高阶生命形态似乎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汤森博士相信,随着城镇化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继续高速推进,城市迈向智能化的发展将是21世纪的“第一新兴产业”,而智慧将成为明日城市的标签。

智慧是人类不断的追求,城市则是人类智慧的实践结晶。汤森博士并没有给出一个所谓的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而是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他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历,首先告诉我们智慧城市不是什么。

城市具有强烈的空间属性,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底,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等其他一切都是在空间上构建的。从霍华德到格迪斯、再到雅各布斯,这些城市学者对城市空间的认知也随着城市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进化,而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也为城市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智慧空间的可能性。

城市的智慧是社会与技术的创新互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而社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更是导向,不断发掘真实的需求和向着正确方向纠偏。也就是汤森博士所认为的城市智慧所需要倚仗的“分布式创新”。

原标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集体智慧 市民参与是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智慧空间查看更多>智能移动终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