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长治—南阳—荊门1 000 kV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成本56.9亿元。按照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成本和相关元器件成本,用工程成本计算方法估算,以1 000 kV,4 410 MW,1 500 km输电系统为例,其单位输电建设成本估算为1 900元//km˙MW。如果5 0 0 k V 输电系统建设成本平均按2 500元/km˙MW考虑,则1 000 kV输电系统的单位建设成本为500 kV输电系统的76%。
3.2 ±800 kV 输电系统建设成本
±800 kV直流输电系统,首先将各发电单元机组经电站500 kV母线汇集,然后经500 kV线路接入直流输电的整流站,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电通过两条正负极输电线路输送到逆变站,将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最后送入有电压支撑的500 kV枢纽变电站。±800 kV直流大规模远距离输电,仍以两个电厂,分别装有6×600 MW 和5×600 MW机组,1 500 km线路为例,用±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数据进行输电建设成本估算。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直流输电线路长1 891 km,额定直流电流4 kA,额定换流功率6 400 MW,采用6×720 mm2分裂导线,于2007 年开工建设,经系统调试,于2010 年双极投入运行。系统调试验证和投入运行的考验证明,自主研发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性能和系统运行性能良好。向家坝—上海±800 kV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成本190 亿元,线路和换流站建设成本各占50%。
按示范工程建设成本估算,±800 kV,6 400 MW(晶闸管额定电流热稳定),1 500 km直流输电系统的单位输电建设成本1780元/km×MW。
3.3 1 000 kV 与±800 kV输电系统建设成本分析
通常,交流输电以受端的输出功率估算,直流输电亦按逆变站的输出功率估算,±800 kV直流输电系统单位建设成本为1910元/km×MW,与1 000 kV输电系统的1 900 元//km×MW 处于同一水平。
1 000 kV 交流输电的相电压578 kV(线对地电压)与±800 kV 直流输电极线对地电压相对应。±800 kV 输电极线对地电压(800 kV)和极线间电压(1 600 kV)分别是1 000 kV 交流输电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1.384 倍和1.6 倍。
输电建设成本的构成主要是绝缘成本,而绝缘成本是对地电压的函数。架空线路的建设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不随分裂导线截面正比增加。例如,1 000 kV交流示范工程分裂导线截面是直流示范工程的1.4 倍,每km平均建设成本只是±800 kV线路的86.4%,而不是1.4倍。优化系统参数,提高1 000 kV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将显著降低输电建设成本。理论和基于示范工程成本估算表明:1 500 km以内,1 000 kV 交流输电的建设成本既小于±800 kV 直流输电,也小于超高压输电。
4 1 000 kV 与±800 kV 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
1 000 kV和±800 kV输电系统的输电功率(电阻功率)损耗以功率损耗率,即输电功率损耗与输送功率的百分比表示,电能损耗以电能损耗率,即全年的电能损耗值与输送电能值的百分比表示。
4.1 1 000 kV 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
1 000 kV 输电系统的玏率和电能损耗包括变电.站、开关站和输电线路2 部分。变电站和开关站的功率损耗主要是变压器、静止无功补偿和高压并联电抗的功率损耗,其值与参数优化和运行状态有关。当参数优化后,主要是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我国1 000 kV变压器的功率损耗率在0.15%及以下。根据国产设备参数估算,1 000 kV两变电站、两开关站的功率损耗率估算值为0.40%。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的电阻功率损耗率等于流过线路的电流与线路对地电压之比(I/U)乘以线路电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800kV/8GW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暨面向超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关键技术成果发布会。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汤广福、饶宏出席会议。公司总工程师孟庆强主持会议,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公司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电规总院、中国电
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求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逆向分布,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决定了我国近期仍需扩大交直流互联电网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需求。我国电网已进
编者按: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争当能源革命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助力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电网头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西北沙戈荒、西南地区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新能源发展迈入大规模、高比例的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表示,近年
8月26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北段顺利“跨越”长江。白浙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5省(市),止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余杭区浙北换流站,线路长度2140千米,湖北段790千米。
7月1日,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白鹤滩—江苏工程)竣工投产。该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常规直流加柔性直流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集成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优势,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直流技术再升级。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组织下,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了白
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要求以来,西藏自治区印发的“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指出,推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流域水风光综合开发,快速推动藏电外送规模化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
12月30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海—河南工程”)投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三五”期间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悉,该工程每年将为河南输送清洁电能400亿千瓦时,约占河南省年用电量的12%。青海—河南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
“这个工程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电网发展有引领示范作用,是世界电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代表着更先进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混合,解决常规直流输电固有难题,创造19项世界第一,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
“新基建”的能源互联互通,主要是指能源的大范围互联互通,即基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能源大范围互联互通。IEEE会士,伯明翰大学教授、智能电网中心主任张小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高压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大水电基地和大煤电
昆柳龙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动态性能试验正如火如荼进行,现已累计发现问题超过150项,解决了直流线路重启协调、柔直站交流故障恢复特性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现场调试前,我们利用先进的电网全景镜像系统来开展动态性能试验,将对多端直流的核心控制保护设备做一次全面体检,充分发现可能存在的
5月12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事业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可控避雷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原创性技术成果,整
12月12日,在湖北红安县,1000千伏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6标段3S215号塔组塔现场机器轰鸣,施工正酣。“A钩停,A钩向内。”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操作员徐俊文在平臂抱杆操作室内,边操控按钮边通过对讲机与施工班组长龚侠沟通。通过面前的屏幕,徐俊文密切关注吊装情况,操作吊钩将铁塔构件稳稳地吊
11月4日获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特高压交流套管油状态参量传感器,在1000千伏特高压横山开关站完成现场安装调试,投入应用,各项运行指标良好。此前,该装置已在1000千伏鄂尔多斯变电站、1000千伏锡盟变电站实现应用。本次成功应用标志着特高压交流套管油状态参量传感器技术实现工
7月26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传达学习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内蒙古电力集团董事
7月21日,由中国电科院牵头的公司科技项目“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Q460高强钢管塔成套设计及加工技术研究”在北京通过国网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研究提出了Q460高强钢管残余应力分布模型、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韧脆转变温度及锻造法兰级差配置原则,形成了Q460级差锻造法兰规格库;通过了Q460钢管真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导编制的国际电工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国际标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101部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电压调节与绝缘设计》正式获批发布。该标准于2015年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发起立项,由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组中方和日方联合召集
12月19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由其主导编制的IEC首个特高压交流领域国际标准《IECTS63042-301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第3部分:现场交接试验》于日前获批发布。该标准于2015年在IECTC122(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发起立项,由第三工作组(WG3)负责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来自中国、德
近日,有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工程院于9月19日向国家能源局报送了《我国未来电网格局研究(2020年)咨询意见》。《咨询意见》包括我国2020年电网格局、“三华”电网、西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定位等4个方面的内容。(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贾科华)记者收到的这份名为“中工函【2018】25号”的《征求意见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项目,线路全长3324.143千米。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
6月25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召开了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项目在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研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限制提供了一项新技术,取消断路器合闸电阻,可显著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于11月1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其中专题论坛之一外绝缘及绝缘子技术论坛于15日下午召开,会上,华北电力大学刘云鹏教授作了题为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特性与检测技术研究的报告,小编征得刘教授同意,将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特性与检测技术研究报告的ppt与您分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