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新电力体制改革的驱动力及目标

2015-02-17 08:28来源:砥砺网作者:张超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上网电价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一节 现有电力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电矛盾影响电力供应

目前作为上游的煤炭行业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而电力行业仍在实行价格管制。这样的市场机制,一方面会导致上游价格的波动不能有效地传导至下游,影响作为中间环节的电力企业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会导致电力价格作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市场手段在这里变得无效。

在“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下,随着前几年煤炭价格逐年上涨,火电企业陷入全面亏损,严重影响了火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投资意愿。火电行业不稳定的收益前景同时也影响了民营企业进入的积极性,发电侧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严重滞后。

燃料成本是火电企业的主要成本,平均占到70%左右。可以预见, 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以及节能环保力度的增强会导致煤炭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加剧,如果煤、电价格理不顺,发电企业对火电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预期都难以确定,进而抑制发电企业对电厂的投资意愿。

提高火电对资本吸引力的治本之策是要理顺煤电关系,破解煤电矛盾,尽快落实煤电联动政策,进一步疏导电价。必须坚持煤电联动的原则和机制,逐步理顺和解决煤电价格长期倒挂的问题;同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规律的电价形成机制。

二、电网与电源建设不协调

在我国电力发展中,“重发(电)轻供(电)”问题由来已久,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发展相对滞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源建设步伐加快,电网输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电网与电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

电网建设滞后问题主要有四个表现:一是长距离、跨区域电网建设不足,难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部分受端电网技术装备落后,难以适应增长的负荷水平和复杂的运行环境变化;三是部分送端电网输电容量不足,导致发出来的电力送不出去,出现“窝电”现象;四是跨区、跨省电网交换机制不畅和能力不足,阻碍了电力从送端到受端的合理流动,导致区域性缺电和“窝电”并存。

未来对电网发展的要求会更高。一是从能源战略角度看,电网要发挥有效的能源运输载体作用,无论是煤电、水电、核电基地的发展,还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需要电网加大建设投入,提供灵活有效的传输平台;二是从电力需求增长看,电力负荷的增长要求输配电网协调快速发展,以满足电力负荷的增量;三是从电气化水平来看,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还需要相当的投资。作为电网建设和运营的组织形式,输配电体制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有利于电网发展的要求,这是其基础性目的。

三、电价形成机制缺失

现行电价政策的基本特点是“管住两头,中间不管”, 属于竞争环节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仍然被严格管制,这导致发电市场的供给、成本和价格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用户,而用户对需求的变化信息也不能直接反馈给发电企业,市场机制基本失灵。

上网电价还是政府定价模式,未能实行市场决定价格的形成机制,煤、电价格体制矛盾突出,上网电价不能与煤炭价格及时足额联动。水电价格缺乏明确合理的机制,热电联产价格也不合理,电力竞价上网等电力市场试点停滞不前。

销售电价偏于僵化,缺少弹性,未能与上网电价实行及时有效的市场联动,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难以有效调节电力供求关系。销售电价分类偏多太细,不能反映用户用电特性和供电成本,居民电价偏低,工业电价偏高,各类用户交叉补贴严重,电价制度不尽科学,未能体现公平负担原则,不利于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促进资源节约。

电网主辅、主多分离改革进展缓慢,输配电成本费用不清晰,输配电成本约束机制和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未能建立,电网企业维持买进卖出、独家经销电量局面,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与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市场地位严重不对等。由于缺乏独立和合理的输配电价,大用户直购电交易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跨地区电能交易也反映出许多问题。

原标题:新电改系列之二 新电力体制改革的驱动力及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上网电价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