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首台套保险补偿新政实施遇考 暂难替代既有模式

2015-03-18 08:2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胡清关键词:特高压技术装备输变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暂难替代既有模式

但据记者了解,新政推出后,多数首台套装备制造企业并没有为之所动。

“去年刚刚推,主要是在关键零部件领域,保险金额有411万,参保企业并不多,只有3家,其中零部件2家,主机1家。”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陈克全告诉记者,“设备企业还在观望,没有完全参与进来。”

山东省是新政先行试点省份,而作为国内首个试点省份,浙江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没有大面积铺开,只实施过一次,今年还没有开始。”浙江省经信委技装处相关人士透露。在2013年,中国人保财险浙江分公司与浙江省内11家首台套生产企业签订14笔保单,其中11笔质量险,3笔责任险,保险费用合计127.15万元。

事实上,由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属于定制产品,设备企业与用户之间往往会一对一的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对于产品质量、工期、后期维修以及责任事故等均有详尽的规定。并且,根据业内通常做法,对于首台套产品往往需要设备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质保金,同时用户也会在约定时间内押一部分尾款。

多数制造企业表示,用户对于首台套产品的购买使用早已经习惯了既有的模式,是否接受市场化的保险补偿新模式还需要观察,首台套制造企业是否投保也还要研究。

“在做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第一,关于保险补偿,设备企业对第三方保险机构没有需求;第二,对于产品质量,设备企业觉得没有投保的必要。”中国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责任险部副总经理马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通知》规定,符合《目录》条件的投保企业,中央财政按实际投保费率的3%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按保险期限据实核算,原则上不超过3年。

即使投保能得到80%的补偿,但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看来,“装备制造企业最少将承担20%的保险费,这对制造企业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压力。”

“保险补偿机制要替代原有模式需要慢慢来,逐年开展下去,扩大影响,用户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上述浙江省经信委相关人士说。

不过,陈克全告诉记者,“据调查,山东省内80%的制造企业有意愿参与进来。”

原标题:首台套保险补偿新政实施遇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技术装备查看更多>输变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