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深度】热电联产大发展尚有政策障碍

2015-03-18 09:03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司春关键词:五大发电热电联产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整治大气环境、下放背压机组核准权限等一系列利好热电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业内人士认为热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甚至已有不少民营资本正考虑进军热电站建设,以抢抓黄金时间。但笔者结合热电投资和运营的实际经验,认为当前热电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和突破,现在谈迎新一轮发展机遇,为时尚早。

一、热电联产项目核准手续仍复杂,机型和规模选择仍难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确定。

2004年投融资体制改革后,根据有关规定,所有燃煤发电项目的核准权上收国家投资管理部门。热电联产项目无论大小,都按大型火电项目一样的要求申报,都归国家发改委核准。审批程序繁琐、冗长,影响着我国热电联产行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背压机组核准权限重新下发省级发改部门后,审批环节有所减少。节能、环保的背压机组虽属于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但由于没有具体的配套政策,在省级审批部门,其项目核准程序仍然等同于常规火电,项目前期需提供的支持性文件还很多,导致项目核准的前期工作量还很大、前期投入费用比例高、申报周期相对其他鼓励类项目还很长,加大了项目审报难度和投资风险,影响项目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另外,国家对供热机组的供热半径、环保及燃煤总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抽凝机组无论大小,其核准权仍在省发改委,并且受当地装机总容量的限制,这些也决定着热电联产项目不会出现“井喷式”快速发展。

近几年,新增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大部分以改造升级为主,投资主体相对固定;少部分具有较好投资价值的热电联产项目,则是为新的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配套。园区新建项目,虽然是按照“统一规划、以热定电”的原则进行筹建,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业园区热负荷是缓慢增长的,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规模又要适度超前,一滞后一超前,使热电联产项目在生产初期出现容量大量剩余。而且投产初期热负荷昼夜波动较大,调峰压力大,锅炉无法保证正常运行。

众所周知,背压机是很难调峰的,而地方政府只有背压机组的核准权限,“抽凝式燃煤热电项目由省级政府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建设规划内核准”,这些调峰抽凝机组容量一般都较小,也基本不在总量控制制定的建设规划内,所以获得批复的可能性很小。无调峰机组,届时锅炉只能对空排汽以维护运行。

背压与抽凝机组的配置失调,不能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机组选型和规模仍是困惑投资业主原因之一。

原标题:热电联产大发展尚有政策障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大发电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