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中国自主核电技术走出去难跨第一步

2015-03-18 14:37来源:电缆网关键词:核电技术核电机组中国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经过30年引进、消化、创新国外核电技术,发展成目前名符其实的核电大国,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出口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虽然核电走出去有了一些成绩,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成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技术可靠性方面仍受多方质疑,中国核电核心装备走出去难跨出第一步。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共投运2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2010万千瓦,发电量1280亿千瓦时,在建核电机组26台,共2850万千瓦,为世界第一。

虽然中国已经是核电大国,但是要成为全世界承认的核电强国,必须要具备包括核电设计、核电设备制造和燃料供应等一系列完备的体系,并实现自主技术出口,而华龙一号(ACP1000)便承载着这一梦想。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在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集团ACPR1000+基础上研制而成。其中,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数字化仪控系统、堆内构件等主要设备的国产化率不低于85%。

上个月,中国、阿根廷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这也成为“华龙一号”的首航。除了阿根廷,中国与土耳其、南非的潜在核协议也在取得进展。

虽然中国核电技术出口迈出了第一步,但这双“靴子”还未落地。外界却认为,中国尚且没有运行“华龙一号” 机组,怎么证明技术的可靠性,向全球提供反应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观察。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资深专家许连义曾说: “我们致命的弱点是管理标准不够高,和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2014年11月,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工程获批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标志着首个“中国造”核电机组正式落地。同年12月,“华龙一号”再次获批落地防城港核电二期。

技术方案虽获批,但项目完工仍需时日。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院长李宁表示,位于福建的中国第一个华龙一号项目,假设今年开始动工,而且建设顺利,可能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

虽然国家层面大力推进大型核电项目出口,但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建成华龙一号核电项目,而且在技术上,管理标准上,海外运营经验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让海外买家增强信心。

原标题:中国自主核电技术走出去难跨第一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中国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