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项目正文

珠海对澳供电新工程主体建设完成 可保障珠澳未来10年用电

2015-03-19 11:50来源:南方电网作者:沈甸关键词:粤澳联网输变电工程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今年3月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按照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用电总负荷将达到18万千瓦,用电量突破9亿千瓦时;2020年总负荷将达到51万千瓦,用电量25.5亿千瓦时。今后,珠海除对澳供电以外,自身电力供应的担子也更重了,而500千伏加林输变电工程的“加入”,将使对澳供电如虎添翼。

长年负责电力调度的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员工甘德树与对澳供电有着不解之缘,当初调到调度运行岗位时,恰好是澳门回归祖国的1999年。他告诉记者,遇到检修停电,针对普通线路的停电风险评估及运行方案多在十页以内,但涉澳线路的方案通常达到二三十页,“一些概率极低的故障,哪怕比普通线路故障的发生率要低10倍,我们每次都会把它考虑在内”。作为对澳供电的直接“操盘手”,甘德树夜以继日地监测电网安全、规划运行方式,将电流稳稳当当地“护送”至澳门,从未出过差错。“经过几年的建设运维,对澳供电已经形成环网运行,任何一条线路发生故障,都不会导致停电。”他很有把握地表示。

与电网建设和电力调度一样,电缆的运行维护也是对澳供电的“重头戏”。据悉,珠海在全国最早使用220千伏电缆,并且数量比例名列前茅。1995年12月,运行中的110千伏珠澳AB架空线改为地下电缆,此后珠海对澳门220千伏供电线路的电缆使用率达到100%。为降低电缆故障率,后来还成功开发出了适用于现场的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抗干扰软件,并通过多个先进完善的系统进行电缆在线监测。

此外,供电量和电费的计量也容不得半点差错。

马成坤在计量抄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从粤澳联网开始,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老马都要在上午十点准时赶到珠海变电站,风雨无阻。“刚开始那里没有修路,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走好久才到,澳电方面的抄表人员都是开着‘大奔’过来。”老马回忆。虽然当时条件比较差,但老马从未马虎过。“双方都是一丝不苟的,对着电表一起抄读。”他说,为了让抄表有“旁证”,每次还需要拍照、电表归零,再加以铅封。为了保证计量精确,双方每年还多次校准电表。马成坤说,每次校表,得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对电表的精度进行测试。2008年,双方共同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化电量计量系统装置,普通电量计量装置每1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而这种装置每1分钟采集一次数据,真正实现实时监控,确保了数据的精确性与及时性。

原标题:珠海对澳供电新工程主体建设完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粤澳联网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