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走出去”正当时 万亿核电市场引群雄竞折腰

2015-03-24 12:4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压水堆技术路线,在引进M310、VVER、EPR、AP1000等进口机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成熟的二代改核电技术CPR1000和CNP1000,拥有自主研发的成熟的ACP1000、ACPR1000 和“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定位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旗舰产品,其在设计、设备制造、燃料、运行、维护等多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可以用于独立出口的三代机型。

我国自秦山核电站1991年并网发电以来,已有24年安全运行经验,未发生过二级以上核事故和环境事故,且核电能力因子与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均全球领先。同时,我国核电设备具有规模化制造能力,在设计、施工、制造安装和调试等方面成本都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核电站造价。

为了支持核电出口,我国政府提供了政策、外交、财政、优惠信贷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目前,国际上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动辄投资200亿元以上,核电融资已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核电的一大难题。而充足的资金支持正是我国核电出口的一大优势。中国工商银行已同意向罗马尼亚Cernavoda核电站提供100亿欧元融资。中国将向阿根廷核电项目投资20亿美元并提供优惠贷款。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160亿镑投资主要由我国提供。

核电市场春暖花开

此外,按照国务院签发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而截至2014年,我国在运及在建的机组不足5000万千瓦,若要达到规划目标。世纪证券预计2015年至2020年新开工和完成装机量在3900万千瓦左右,未来6年年均新开工和完成装机量大约在650万千瓦左右,按照13000元/千瓦的单位投资估算,每年的核电投资将超过850亿元,核电设备约450亿元/年。若考虑核电出口,实际拉动的设备需求有望再提升10%至20%。

而资金流向方面,近日共有14只核电概念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其中,特变电工、东方锆业、湘电股份、宝钛股份、中国一重、大唐发电等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2000万元,分别达到7765.58万元、3727.30万元、3308.36万元、2764.67万元、2482.00万元、2279.58万元。

无独有偶,来自世界核协会的公开消息称,其最新的核电产业供应链报告显示,截至2030年,计划新建的核电总采购额将达到12000亿美元,其中国际采购达5750亿美元。

对此,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近日也表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配套产业和资源已具备支撑每年在国际国内市场新开工建设10-12台核电机组的综合能力。“产业链上下游各相关企业间的联盟合作正在加快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断加大支持服务力度,组织运作和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完善。”

立足国内、放眼国外,聚集在一起的中国企业,似乎已经看到了市场和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核电产业集群建设中地方政府是主要推动者。目前沿海各地的产业园区基本都以所在地的核电项目为依托,通过招商方式引进装备制造和材料生产等企业,既可以解决设备材料的运输成本高问题,又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上述业内人士称,核电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更需要加快构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的洼地,以此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并提升竞争力。伴随核电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装备制造及服务等配套产业将更加活跃,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成熟将促进核电的健康发展,但也会面临更多问题。“如何真正做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如何打造出竞争力,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真正发挥出产业集群的作用,恐怕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

原标题:“走出去”正当时 万亿核电市场引群雄竞折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技术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