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煤电行业有望摘下黑帽子 超级排放技术仍需突破

2015-03-31 14:04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超低排放燃煤发电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因着超低排放,一向被认为是雾霾元凶的煤电行业有望把这顶“帽子”摘下来。只是,超低排放会成为煤电行业的新常态吗?通过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获得环境效益不是很乐观,技术还需突破。

煤电行业有望摘下黑帽子 超级排放技术仍需突破

超低排放,这个两会之上风光无限的热词,对于煤电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超低排放,就是使煤炭燃烧后达到与天然气燃烧后相当的排放标准。

据了解,目前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已相继在东部发达地区部署超低排放战略。地处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广东与山东,在超低排放的改造探索中也走在了前列。可谓是“遍地开花”。那么,超低排放是否会成为煤电行业的“新常态”?

随着超低排放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向被认为是雾霾元凶的煤电行业有望把这顶“帽子”摘下来。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法华表示,他对通过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获得环境效益不是很乐观。他表示,虽然超低排放对PM2.5地面浓度下降效果较为明显,但对总量减排与常规污染物地面浓度改善有限。“如果现在鼓吹燃煤电厂可以大力发展,那么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能否达到峰值、汞减排能否满足环境质量要求都会成为疑问。”

此外,超低排放相对天然气的经济性未考虑煤炭的外部成本。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就煤炭的外部成本而言,生产领域包括废水处理、煤矸石占地、生态系统破坏等外部成本是67.68元/吨煤;运输造成的抛洒、扬尘、港口污染等外部成本是52.04元/吨煤;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身体健康危害和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是85.04元/吨煤,总数加起来是204.76元/吨煤。“如果把这些外部成本加入,燃煤发电的经济优势将荡然无存。”

低成本超低排放技术还需突破。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对已有技术和设备潜力进行挖掘、辅机改造、系统优化;二是设备扩容,增加新设备;三是研发采用创新性技术;四是对煤质进行优化。

总体来看,采用设备扩容、增加新设备的方法较多,而采用创新性低费用的技术较少。面对超低排放改造新要求时,大量煤质难以保障、场地受限、技术路线选择困难的电厂实现超低排放改造的困难很大。

原标题:煤电行业有望摘下黑帽子 超级排放技术仍需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