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低碳电力为何拥有未来?

2015-04-03 16:37来源:中国能源网作者:杜祥琬关键词: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向低碳、绿色、可持续转型,客观上是一场国际竞赛,我们需要以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面对和参与这场竞赛,切实加强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抓住历史机遇,争占能源新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在这场竞赛中不落伍,并争取走在前头,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振兴的必要条件。

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即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转,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清洁电力峰会上提出,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三个支柱,是节能优先,煤炭和石油的高效、清洁化利用,发展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与核能)改善能源结构。

但是,高碳与污染有强相关性,清洁电力在我国被一般地理解为“低污染排放”,认为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在中国能源具体情况下,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基本同根同源,环境后果已经踩到红线,粗放发展难以为继,向低碳转型已是时不我待。

“新型城镇化”能否“低碳”,是我国面临的“大考”。

我国发展的高碳特征

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杜祥琬给出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是全球总量的12.3%,却消耗了全球21.5%的能源。目前,我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6吨,逼近欧洲、日本的水平,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些发达地区则大于10吨,已经触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处在发展峰值时的排放量,但这一数字在我国增长较快地区不仅已经达到且在增长。

究其原因是高耗能产业发展的太大、太快,形成了过剩产能,加之诸多浪费、不合理需求以及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50.4%,在我国的东部地区每年就要消耗全球煤炭的40%,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上消耗的煤炭即“煤耗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12倍。而煤炭消耗中,高达一半是直接燃烧(非发电)的,这是最污染的利用方式,杜祥琬分析认为。

据悉,2013年我国共耗煤39亿吨,其中发电18.3亿吨,直接燃烧的超过20亿吨。“油耗空间密度”已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我国东部“碳排放的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6倍,我国目前每千人汽车拥有数虽不及美国的1/5,但中国东部的“汽车空间密度”已超过了美国。

原标题:低碳电力为何拥有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